加强田管保丰收 这些科技手段省时省力还省心

发布时间:2024-12-22 20:26:07 来源: sp20241222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产量占全年粮食的20%以上。夏粮中超过90%是小麦,农业农村部14日的农情调度显示,当前,西南地区夏粮收获过半,北方冬小麦正在灌浆,距大面积收获还有近半个月。

  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

  丰收有基础

  从调度情况看,今年11个小麦主产省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扎实有力,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好于上年,特别是穗数增加,夺取丰收有基础。但后期还要过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烂场雨”等多个关口。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吕修涛:农业农村部将坚持“丰收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指导各地持续抓好小麦赤霉病和穗期蚜虫防控,推进落实“一喷三防”措施,提前做好夏收机具、人员、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四川小麦有望

  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西南麦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市,是我国冬小麦最早成熟的地区,小麦的产量占全国冬小麦产量的4%。目前,西南麦区收获已全面展开。

  四川是西南麦区最大的主产区。今年,四川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有望继续“三增”。眼下,当地20个小麦主产县麦收进度过半,预计全省900多万亩小麦在5月底就要全部收获完毕。

  在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片区成都龙泉驿,记者看到,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领到任务——全程机械化作业。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一簇簇麦穗吞进“肚”里,将丰收在田直接转化为丰收到手。

  打造高质量的“天府粮仓”,四川从政策、科技、资金等多个环节,层层推进130个小麦千亩高产展示片、56个小麦百亩超高产攻关方的建设,小麦生产呈现出新趋势,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三夏”期间,全省投入小麦机收作业的收割机将达4万台;省农科院和高校联合建设的小麦专家大院以及科技小院,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就地转化推广应用;单产继去年首次实现每亩300公斤之后,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四川乐天农业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负责人 王涛:每亩用条播机精量播种,大概播到20万株。每亩25万到30万穗,以往这个地区种植结实率大概90%,所以亩产可以做到1000斤左右。

  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正在催生服务功能更完备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在四川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粮食产业集群正在大地上“拔节生长”,让农民省心了不少。目前,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万户,有效服务面积超过4500万亩次。

  记者在成都新津的一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看到,今年新收获的麦子进仓后马上就可以烘干,合格达标后,还会享受到一系列的加工和品牌增值服务,从四川走向全国餐桌。

  四川省天府粮仓建设发展集团负责人 谢文明:我们在全省提供全链服务、全年无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预计三年内覆盖全省80%以上的农业生产区域,五年内服务总量达到1000万亩次,在四川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起到示范带动牵引作用。

  百余架无人机“一喷三防”

  为夏粮丰收护航

  黄淮海主产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五省,小麦产量占全国冬小麦产量的84%。目前,黄淮海冬小麦正处于最后的生长关键期。各省结合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防控,强化资金投入,全力组织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眼下正是小麦灌浆关键期,在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几架飞防无人机一字排开,白色水雾均匀喷洒在绿油油的麦田里。

  为了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记者在农技人员的微信群看到,当天在昌邑各区镇,100余架飞机在30多处同时展开作业,并且每一台飞机起飞前,都要在微信群里上传实时作业记录。

  据了解,山东省已累计派出10.1万人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因地因苗施策,加强小麦重大病虫害特别是茎基腐病、条锈病防治,开展“一喷三防”作业。统筹省以上资金4.13亿元,专项用于“一喷三防”,及时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力促小麦稳产增产。

  目前看,全省小麦条锈病是近11年来发病程度最低、防控效果最好的一年。总体看,山东省6000多万亩小麦目前长势良好,是近年来长势最好的,若麦收前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科技加持

  麦椒套种促产增效

  在河南漯河临颍,当地加大自动化设备应用,并推广科技套种模式,促进小麦稳产增效。

  眼下,河南临颍72万亩小麦长势良好,由于近期天气持续升温,小麦墒情轻微干旱。种植大户赵彦鹏在接到提醒后,第一时间利用无人机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作业。赵彦鹏的地块采用一垄小麦一垄辣椒的套种模式,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土壤墒情首次在杀虫、杀菌、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添加抗旱剂,并调整飞行高度改善水肥配比,增加小麦千粒重,预防小麦赤霉病、早衰和干热风。

  漯河临颍种粮大户 赵彦鹏:啥时间需要打药、啥时间需要浇水,都有提示。400多亩地一天都打完了,这样省时省力还省心。

  空中摄像头、地苗传感器、5G网络的加持,在临颍,科技物联网与44万亩麦椒套种地块深度融合。大数据平台捕捉小麦土壤墒情、病虫害预警,一屏通揽,24小时实时监测,为农户提供麦田管理科学指导,农户们只需要刷刷手机,结合水肥一体化和灌溉设施,精准干预加强田管。

  目前,临颍县已调动400多台植保无人机,未来两天将对44万多亩麦椒套种地块全部喷防一遍。

  临颍数字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 王沈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把农事计划推送给农户,实现精准浇水施肥打药等农事作业,在麦椒套种的模式下,不但可以稳定粮食的产量,又多了一份辣椒的收益,每亩地多收益三四千块钱,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王凯博 陈博 蒋树林 李琳)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