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9:02:00 来源: sp20241221
权威数据预测,从1月26日到3月5日,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营业性客运量将全面回升。
回想起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在上海工作的孙艺博脑海中只有一个词——充实。春节假期期间,孙艺博先是乘飞机回到沈阳老家,和家里长辈们过了一个团圆年。随后的大年初三,他和父母一起飞往云南自由行,直到假期结束才回到上海开启“工作模式”。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回家”已不是春节唯一的关键词,像孙艺博一样利用春节假期探亲、旅行、娱乐的人越来越多。返乡流、探亲流、学生流、旅游流……春运开始后,各地火车站、机场和客运枢纽人头攒动,配上处处可见的龙年主题贴纸、灯笼、中国结等新春饰品,成为“流动中国”的生动缩影。
这是春运中的一天,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飞行总队九大队四中队队长缪屾,正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飞行准备室,签到、酒测、打印飞行任务书,确认即将执行的CA1497/8(北京—西昌)往返航班的飞行安排。
缪屾一边整理准备好的飞行资料、细致查看当天的天气数据,一边在脑海中按流程推演此次飞行任务的各个环节。春运期间,缪屾比平时更加慎重,“执行春运航班会让我有更强烈的使命感”。为此,他反复推敲飞行细节,确认飞行预案,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充足。
“充分的准备”一直以来都是国航飞行总队飞行员的工作基础。记者了解到,春运开始前一个月,国航飞行总队各大队、中队就结合以往春运特点,做好多项预案,根据航班可能出现的增长量,科学计算所需飞行力量,合理安排机组搭配、飞行员备勤等工作,以最大程度保障春运航班正常运行。
“春运航班通常会比平时的载客率大,飞机满载,对飞行器性能和飞行员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飞行员在操作中更加精细和严谨。”九大队行政副大队长聂方程解释说。除了强化针对性训练外,国航飞行总队依托大队会、中队会、安全教育等加强对飞行员的重点提示,并要求机长密切监控实际飞行过程。
“今天我们的飞行时长为3小时,航班载重偏大,巡航过程中要注意颠簸和积冰的风险,请大家使用好雷达,时刻关注天气,与客舱做好协同,如有颠簸及时提示……”在航前准备会上,缪屾带领机组认真研读飞行计划、航行通告、气象资料,根据天气特点和航线情况提前熟悉备降场,做好预案。
航前准备完毕,缪屾和机组成员乘车抵达机坪。在驾驶舱稍事准备后,穿好反光背心,来到地面进行绕机检查。俯身察看发动机叶片、仰头确认机翼情况……每一次检查、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遵循流程,一丝不苟。而在飞行过程中,缪屾和机组成员同样密切配合,时刻监控巡航状态、熟练操作每一个按钮。
3小时10分钟后,缪屾操纵飞机平稳降落在西昌机场。“虽然我们不会直接接触旅客,但飞机落地后,透过驾驶舱经常能看到廊桥上的旅客拉着行李、抱着孩子、搀着老人,有说有笑,幸福感、满足感油然而生。有些旅客也会向我们挥手致意,用微笑表达感谢,那一刻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追求。”缪屾对记者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飞行员来说,飞完一次航班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春运期间,总队实行双值班制度,除了正常的飞行、备勤之外,作为中队长的缪屾还要参与值班。
“缪队,刚刚航调中心通知,有航班临时调整,看咱们能不能接。”接到中队调度员的报告,缪屾根据航班信息分配机组,并协助调度员确认备勤飞行员状态。由于时间紧迫,他和调度员分别联络机长和备份机组,在核实执勤时间等信息合规后,反馈航调中心可以接收该任务。
在等待航调中心正式下发任务的间隙,缪屾也没有休息,而是迅速与临时调整的飞行机组短暂交流,并进行指导和提醒。“准备、飞行、备勤,是我们飞行员的‘无限循环’,我们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完成好每一次的飞行任务。”缪屾笑着说。随着飞行任务的发布,机组已迅速投入执飞状态,缪屾则回到值班调度室,继续着属于他的春运故事。
将视角从云端移回地面,“有没有国航去十堰的旅客?”“有没有CA1923航班的旅客?”在春运期间的首都机场安检口,一位穿着红色制服的国航员工,顺着安检口一个接一个找过来,边搜寻边呼喊。只见一位旅客急忙背起刚从安检机器里送出来的包朝她挥手,她赶上前,核对了旅客的登机牌,带着旅客向登机口跑去……
“春运期间航班座位都很满,如果旅客赶不上这趟航班,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再出发。”该员工正说着,旁边登机口又响起了“CA1421前往成都的航班即将停止登机”的广播声。
事实上,“找客”是国航地面服务部中转登机岗位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工作人员在扫描登机牌、引导旅客登机后若发现人数不符,会通过系统查询未登机旅客信息。正常情况下,旅客从安检口到达登机口最多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因此如果系统显示该旅客已通过安检,工作人员便会启动登机口广播寻找。
“春运期间,航班几乎是班班满员,改签难度大、等待时间长。”国航中转登机综合服务经理蒙琳表示,“我们能深深体会旅客的心情,因此,就算每天都要在偌大的首都机场航站楼里奔跑几万步,我们也总是竭尽全力,帮助旅客顺利成行。”
在蒙琳看来,中转登机岗位是旅客登机前的“最后一环”,除了上述的查验登机牌、找客的工作外,他们还要帮助特殊旅客,解答各种疑问,与机组交接旅客人数、行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同时,中转登机岗位也是旅客抵达北京后的“第一环”。航班落地后,工作人员需要引导旅客出站、为特殊旅客准备轮椅等。遇到远机位航班,工作人员要提前15分钟抵达指定机位待命,手举引导牌等待旅客全部登上场内摆渡车。
春运期间,几乎每趟航班都搭载着上百名旅客,引导服务却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这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针对这种情况,地面服务部中转服务中心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全面培养,经常性开展专业、心理等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这种‘一名工作人员引导上百名旅客’的情况还有很多,中转时间紧张的时候这种情况更为常见。”蒙琳坦言,首都机场日常接待中转航班旅客数量多,春运期间更是突出。服务中转旅客,就需要工作人员把“第一环”和“最后一环”接起来。
尽管有时工作会非常疲惫,但在蒙琳看来,在让旅客享受更精细化的服务,让旅客顺利平安抵离,这些都是中转登机岗位员工们的共同目标,也是他们在春运繁忙的航站楼里奔波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权威数据预测,从1月26日到3月5日,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营业性客运量将全面回升。作为春节运输中的关键一环,民航从业者们纷纷选择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汗水和行动,为“流动中国”保驾护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