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1:50:27 来源: sp20241231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要论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我们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师在长期育人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教育家精神是以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群体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探索和努力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根据地开设列宁学校、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等,特别是在延安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等一大批干部院校及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学校,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人才上的重要准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形成了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特殊历史使命,对教师相继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等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深刻阐明了教师对于学生成长、教育发展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影响。如今,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拥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880万余人,他们躬耕于近52万所各级各类学校,传道授业、甘当人梯、默默奉献,有力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充分展现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全面阐释的教育家精神,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把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提到了全新的高度。教育家精神同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等各领域总结、提炼和升华的精神一起,共同融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力量源泉。
2.深刻把握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系统全面、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必须全面领悟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政治逻辑、文化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
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具有深刻的政治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家精神闪耀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光芒。新时代教师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具有深刻的文化逻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和优良传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流传下来的富有哲理的思想深刻诠释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师道文化和育人智慧。教育家精神六个方面的丰富内涵,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于一体,是对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教师要更加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崇文重教、有教无类的传统和历代教育家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精神,提升和涵养自身的精神修养、文化气度和育人情怀,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具有深刻的价值逻辑。教育家精神既是对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形成的育人理念、教学方法的系统总结,更是对他们的精神风范、价值追求的凝练升华,彰显了鲜明的道德感召力、人格影响力和价值引领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广大教师成长发展,是在职业准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应有的精神风貌,树立了更高的道德追求。师德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教师的整体状态和精神风貌。弘扬教育家精神,对于学者、师者而言,正是效法榜样,希贤希圣。新时代教师要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育人不辍,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具有深刻的实践逻辑。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征程上,教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广大教师身上担负着重要使命任务。要让教师队伍真正能够支撑起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需要教育家精神的引领。新时代教师要主动回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历史呼唤和时代要求,站在知识发展前沿,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放大格局、提升自我、施展才华,在潜心教书育人、勇攀学术高峰、弘扬人间正道上彰显担当、展现作为。
3.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成长为党和人民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
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使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保各级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充分发挥管方向、谋大局、抓关键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励广大教师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教育。
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落实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升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供给能力,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师范院校要坚守教师教育第一职责,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致力打造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探索构建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卓越教师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践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必须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人才项目申报的首要要求。坚持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完善师德违规处理制度规定,落实教职员工准入和从业禁止制度。发挥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国家师德教育基地。加强优良教风学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承担如此重大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教师理所应当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要积极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源源不断培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未来卓越教师和教育家,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周 侃,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