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山东是我第二故乡

发布时间:2025-01-08 02:30:01 来源: sp20250108

  许志杰

  画家刘海粟在为《齐鲁访碑录》一书所写的序中,深情地说:“山东是我第二故乡,生活时间仅次于上海、常州,而感情之深,不亚于我出生和工作半个世纪的两个城市。”早在1936年,41岁的刘海粟就到了山东,在青岛、济南、曲阜多地游览。当年8月刘海粟在青岛博物馆举行个展,这是刘海粟画展首次在山东亮相。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刘海粟与夫人夏伊乔多次在山东各地访碑、讲学、会友、创作写生,有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乐不思归,真把山东当做自己的故乡了。

  醇厚新风继古风

  观赏郑文公碑

  1984年,是刘海粟在山东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年。这一年,89岁的刘海粟在日本举办画展,夏末和整个秋天一直在山东各地巡回创作、写生、讲座。为此,刘海粟专门写了一首诗,以表达对自己第二故乡山东的深情厚谊:“醇厚新风继古风,三生修得到山东。乡情入砚成浓墨,恨我毛锥未化龙。”悠悠故乡情跃然纸上。这年深秋,刘海粟在济南的山东美术馆示范大泼墨,笔者有幸得识,大开眼界,近40年过去,当时场景犹在眼前。

  1984年8月26日,刘海粟和夫人夏伊乔乘坐汽车来到平度,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观赏位于天柱山下的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北魏正书摩崖石刻。郑文公碑有两块,一块位于平度城北25公里,海拔280米的天柱山半山腰上,另一块在掖县(今莱州市)云峰山东侧的寒冬山上,两块碑文内容、书体基本一致。

  天柱山上的郑文公碑刻在一块天然巨石上,高3.3米、宽1.50米,碑文20行,每行40-50字不等,共计883字。立碑者为光州刺史郑道昭,时间是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碑文记述了郑道昭之父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的生平事迹。郑羲谥号郑文公,因此这块石碑也被称作“郑文公碑”。

  石碑刻完之后,郑道昭在云峰山的寒冬山又发现了一块石材更佳的巨石,于是他又在这里照前碑重刻一款,该碑高1.95米、宽3.37米,碑文为楷书有51行、每行29字,共计1243个字,正书额题“荥阳郑文公下碑”。

  有下碑,必有上碑,于是天柱山上的石碑就被称为上碑,郑文公碑上碑、下碑之说即来源于此。郑文公碑上碑呈立高长方形,下碑为横宽长方形,下碑比上碑多了360字。郑文公碑没有署名,直到清乾隆时期山东学政阮元到此临摹,才考证为郑道昭撰文并书写,从此上、下两块郑文公碑名扬天下。

  “四顾苍茫,天外云吟天外海;一碑突兀,画中人醉画中山。”来天柱山上碑的前一年10月,刘海粟已经到云峰山考察了下碑。他去看后当即提出了要好好爱护这一国宝,掖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立即行动,绘制图纸制定计划,认真负责、默默无闻地工作,使刘海粟很受感动,他特为下碑题词:“林木深秀,涛声万里,一代文宗,万方光灿。”刘海粟还谦虚地说,“这字虽也想写得厚重些,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了郑文公碑上碑,听过平度县博物馆馆长于书亭的介绍后,刘海粟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措施,尽量不使国宝受损的具体建议。刘海粟还亲自为碑亭书写“环玮博达,绝壁生辉”八个大字,并为碑亭题写了匾额。他还为上碑书写颜体《家庙碑》,并说,“(《家庙碑》)还是我十岁左右练的,现已五十多年来未习此碑,手生了,这是真生,不是熟后之生。”

  观赏了郑文公碑上碑、下碑后,刘海粟意犹未尽,不久后又写了长文《读郑道昭碑刻五记》。文中第一部分对《郑文公碑》碑文记述的“郑羲其人”做了细致考订。第二部分则是重点谈了“校碑并非易事”。他说:“学海无涯,生命有限,穷年累月,弄通一门学问已属不易,超越前人,有所收获,更需勤奋。”第三部分“郑道昭书法艺术初探”,指出“上、下碑是庙廊艺术,庄穆稳静中有点拘谨,流露个性的地方较少,倒是一些题名和诗碑更加洒脱抒情。”

  在谈到“关于郑道昭的著作权问题”时,文中写道:“最初,赵明诚著《金石录》,仅列出郑羲上下碑、《郑道昭登云峰山诗》《东堪石室铭》和郑述祖《登云峰山记》与《天柱山铭》,并无云峰石刻这一统称。方若著《校碑随笔》称云峰山全拓目为四十七种,加上漏掉或早已毁佚的《哀子诗》则有四十八种之多,以‘云峰山’来命名始于此书”。

  刘海粟对保护郑文公碑提了几点建议:一、郑道昭及天柱山、云峰山、大基山三山碑刻历时1470余载,岁月悠长,但比之未来,毕竟短暂,应该让它再保存十个、几十个、上百个1400年;二、科学日新、分工益细,碑帖之学浩如烟海,地下宝藏出土日多,建议成立一个新的科学部门——比较碑帖学;三、魏碑之中,劲奇飘逸的《石门铭》,已概括南碑中《瘗鹤铭》、齐碑中《朱君山》、隋碑《藏质》中妙境。书法要打好基础,需要锻炼少年意志,普及魏碑实为无捷径之捷径。刘海粟希望把上述三山碑刻拓印出书,让喜欢书法的人临摹学习。

  三生修得到山东

  助力重修康有为墓

  康有为是刘海粟的老师,他们相识于1921年,那年刘海粟26岁,此后刘海粟师从康有为学习书法、诗词。当时刘海粟在上海参加一个画展,康有为前去参观,正好刘海粟不在,康有为向在场的人要了一张六尺宣纸带了回去。不久,康有为邀请刘海粟到家里做客,把这张六尺宣纸拿了出来,上面写了论述拉斐尔的七言古诗和题跋:

  画师吾爱拉斐尔,

  创写阴阳妙逼真。

  色外生香饶隐秀,

  意中飞动更如神。

  拉君神采秀无伦,

  生依罗马傍湖滨。

  江山秀色图霸远,

  妙画方能产此人。

  1927年2月,康有为离开上海到青岛,刘海粟到十六铺给老师送行,没想到这一别竟成师生永别。

  抵达青岛后,康有为住安福路别墅,晚上广东同乡会为他接风洗尘,康有为席间突然腹部巨痛,到下半夜突然辞世,日本大夫诊断为食物中毒。康有为遗体暂时葬于青岛李村象耳山,立“南海康先生之墓”及碑文。1943年,万国道德会重修墓园,举行公葬仪式。

  1984年秋,青岛市决定重修康有为墓,并邀请刘海粟重写碑文。刘海粟欣然命笔,碑文以“南海康公墓志铭”开篇,接续“弟子昆陵刘海粟谨撰并书”,“铭曰:公生南海,归之黄海,吾从公兮上海,吾铭公兮历沧海,文章功业,彪炳千载”。为老师撰写碑文,刘海粟极其认真,而且三易其稿,力求公正、希望完美无瑕。刘海粟当时年已高龄,他正楷书写,一丝不苟,令人叫绝。

  1985年10月,康有为墓迁址改葬,新墓在青岛浮山西麓的茅岭,距离大海不远,契合学生刘海粟“公生南海,归之黄海”的碑文。

  刘海粟在纪念会上致辞并朗读了连夜写成的《南海康师迁葬感赋二律》。不知何种原因,这首诗有不同版本,而且差异较大,本文采信柯文辉著《艺术大师刘海粟传》(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中载文。

  乡情入砚成浓墨

  著《齐鲁谈艺录》

  1985年春,刘海粟著作《齐鲁谈艺录》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看书名就知道刘海粟与山东的关系有多密切。刘海粟为该书撰写序言,开篇便是“三生修得到山东”诗。

  刘海粟写道:“山东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绮丽。七十余年间,有幸多次畅游,已经成我心灵的第二故乡。海涛在我胸怀沸腾,清泉在我脉管中喷涌,山岳在我记忆中雄峙,田野在我脑海里延伸。齐鲁古邦以精神乳汁滋润我思维的灵苗,灌溉着我的作品。我永远怀念生活在那片沃土上创造着、革新着、生养将息着的兄弟姐妹。他们豪爽、质朴、宽厚、热情、慷慨好客,从善如流,为美化人间而迸发出炽热的光焰。我带着自己人的兄弟之情,走走看看,如同回到老家一样无拘无束。”

  《齐鲁谈艺录》内容丰富,其中的“谈师友往事”,主要包括《齐鲁访碑录》序、《谈郑道昭碑刻五记》、《灵岩寺罗汉塑像》、《浅谈灵岩寺罗汉塑像》、《忆康有为先生》、《忆梁启超先生》、《忆徐志摩》、《回忆吴昌硕》等。正如刘海粟所言:“书名中的‘齐鲁’二字,仅是标出谈艺的地方,不是全面论及山东艺术。土特产少是这本书的一大缺陷,将来还要继续研究和写作。”他以这样的文字结束“序言”:“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不会忘记朋友们的爱护与鞭策。”

  1994年8月7日,刘海粟在上海仙逝,高龄99周岁,由此向前推10年,89岁的刘海粟登顶泰山时,创作巨幅画作《泰山大观峰》,此作蓬勃万里、气象如岳,上书七律诗一首,被称为诗词佳作:

  望九韶华兴不穷,

  登临东岳大观峰。

  群峦突兀喷微雨,

  独立苍茫啸大风。

  青松翠柏皆挺出,

  凌霜傲雪更葱茏。

  何当更踏昆仑顶,

  无限天机入画中。

  后来,刘海粟将第三阙改为“出水芙蓉殊秀洁,经霜松柏更葱茏”,诗意完美苍劲,为他的第二故乡留下不朽之笔。

  (齐鲁晚报)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