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8:49:20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慕尼黑2月19日电 题:中欧如何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中新社 记者 马秀秀
当地时间2月18日,为期三天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落幕。其间,与会国际问题专家就中欧关系议题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形势变化为中欧关系带来挑战,也提出更高要求。中欧双方需增进战略互信,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欧盟对华“去风险”站不住脚
2023年欧盟提出把“去风险”作为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也成为德国政府主张。不过,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报告分析德国联邦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长4.3%,达到119亿欧元,创下新高纪录。
“从市场经济原则出发,德国企业界仍需要到更稳定、回报率更高的市场进行投资。”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崔洪建指出,无论是德国还是欧盟,如果针对特定国家搞所谓“去风险”,会造成政治和经济原则相悖,导致政策目标和落实之间的矛盾。“这对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德国而言并非合理选择。”
“欧盟‘去风险’政策站不住脚,是政治化和泛安全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表示,德国企业的投资表明他们对中国市场仍然抱有信心。目前德国对华投资在其对外投资中占比超过10%,说明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充分信任。
“去风险”政策影响中欧关系发展
欧盟倡导的所谓“去风险”政策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在刘作奎看来,“去风险”实际是欧盟内部对应对自身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的不自信,以期通过风险规避确保自身发展。随着自身内部矛盾频出,欧洲政治开始意识形态化和价值观化,对外政策领域开始实行保守主义,中德、中欧关系都因此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他指出,欧洲经济现在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不从务实合作角度着眼经济发展,势必对欧洲经济社会造成不可避免的长久影响。
崔洪建表示,欧盟“去风险”政策会对中欧政治互信、经贸合作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他指出,中欧间经济合作结构非常复杂、覆盖面广,而且有很多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参与其中。欧洲如果从所谓政治需要对华“去风险”,将让自身付出巨大代价,且现实中也难以实现。
中欧携手可以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欧盟对华“去风险”并非明智之举。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双方应如何正确把握关系发展的主基调?
“中欧是世界上两支重要力量,是重要文明和重要市场,双方结合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抵制单边主义影响。”刘作奎表示,应从战略高度、长远角度发展中欧关系,支持彼此战略自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促进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真正民主化。
“尽管存在分歧和矛盾,但中欧总体而言可以成为稳定世界的建设性力量。”崔洪建指出,在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中,中欧在很多方面拥有相似立场和共同话语;双方如若继续增进经济合作,是为全球化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中欧没有理由放弃目前富有成果的合作,走向所谓竞争、对抗道路”。
在崔洪建看来,中欧之间的一些所谓矛盾和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误解。促进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话和交流,需要把共识进一步落实为行动。双方还需有更强烈的使命感,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努力。(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