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4:49:04 来源: sp20241205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数十年来,中国通过粮食援助、建立农业示范中心、投资非洲农业、支持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等措施,有效推动了非洲农业发展,为非洲减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中国农作物品种和中国农科技术跨越山海,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生根发芽。一座座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拔地而起,一项项中非农业贸易便利化措施陆续落地,打通田间到市场的通道,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减贫惠农,维护粮食安全。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当地农户在稻田里给杂交水稻脱粒。2018年,中国农业专家组在此设立首个水稻减贫示范村。当地政府提出的“人人有所食、人人有储蓄”愿景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2024年1月8日,在科特迪瓦南部迪沃省格格杜垦区,中国援科农业技术合作组组长郭长友(右一)指导稻农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格格杜垦区是中科两国农业合作示范基地,也是科特迪瓦全国闻名的水稻种植基地。
这是莫桑比克万宝莫桑农业园的水稻田(2019年4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万宝莫桑农业园是中非合作的大型水稻种植项目,极大地缓解了莫桑比克粮食短缺问题。
2023年9月19日,在尼日利亚阿布贾的中国援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当地员工展示秧苗。中国援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旨在帮助尼日利亚提升粮食产量及农业现代化水平。
2023年9月27日,在位于厄立特里亚阿斯马拉的农业技术援助项目示范地,中国援厄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豆类作物专家刘运民(右一)与当地农户交流。为推动厄立特里亚农业产业发展,中国农业农村部已派出多批专家在厄立特里亚开展涉及豆类作物、果树园艺、油料等领域的技术援助工作。
2023年7月15日,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洛巴塔县卡德拉斯村,中国援圣普农牧业技术专家组专家许州达在田间指导农户努内斯种植辣椒。中国援圣普农牧业技术专家组与圣普农业、渔业和农村发展部合作,于2021年在圣普洛巴塔县卡德拉斯村建立第一个中圣普农业减贫示范村,并有效结合中国农业技术和扶贫经验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2020年3月24日,在位于海南省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一处基地,来自埃及的副教授哈马达·穆罕默德·哈桑·阿卜杜拉参加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木薯育种团队开展的木薯选育新技术培训。
2023年9月18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举办的中非农业发展和减贫示范村番茄生产培训班上,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二)为肯方学员指导农业技术。多年来,中国农业专家在当地开展了知识培训、技术指导和农业设施修缮等工作,有效助力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在纳库鲁地区的示范推广,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减贫的目标。
2024年8月13日,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的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菌草专家陈晓斌(右)检查菌袋。自菌草技术引入卢旺达以来,当地菌草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食用菌产品,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2024年6月10日,在科特迪瓦南部城镇达布郊区,工人们在美兰橡胶加工厂对成品橡胶进行打包。中国加工厂帮助科特迪瓦橡胶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胶农收入。
2023年1月12日,学生在喀麦隆亚巴西农业职业技术中学上拖拉机实践课。亚巴西农业职业技术中学由中方援建,是喀麦隆第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新华社发(科普索摄)
2023年6月29日,展商在长沙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介绍埃塞俄比亚咖啡。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咖啡消费的快速增长,埃塞俄比亚咖啡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2023年6月28日,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劲仔食品平江生产基地的化验员在实验室对进口鳀鱼进行水分检测。2023年6月,中国首次进口的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在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亮相。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
2024年5月18日,湖南玺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梓楠(右)在肯尼亚纳纽基的坦布济花卉农场挑选鲜花。中国政府2021年11月宣布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缩短检验检疫时间,扩大关税豁免,为肯尼亚鲜花及非洲各国的牛油果、柑橘、菠萝等特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记者:黄敬文 董江辉 韩旭 王冠森 张宇 陈晔华 孙瑞博 张丽芸 张健
制作:毕晓洋 许睿 李琰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