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以行动促质量,真正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25 00:37:04 来源: sp20241125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成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承担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咨询、监测、评估、科学普及、引领指导等职责。该委员会实行“一体+片区”组织机制,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多个片区。各工作片区将通过调研、科普宣讲、义诊等多种适宜方式,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覆盖所在片区省份的重大活动,对片区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评估。

身心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人生幸福的基础。重视学生健康教育,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疏导和化解,始终守护好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人民群众关切、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只有扎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才能健全人格,发展心智,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

重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首要在行动。今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5月,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视频会议的召开,提出探索建立省级统筹、市为中心、县为基地、学校布点的学生心理健康分级管理体系。此次成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承担研究、咨询、检测、科普、引领指导等多个职责,是行动和方式上的深入。政策机制逐步完备,管理服务体系日趋顺畅,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筑牢基础保障。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关键在质量。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复杂、表现不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长期性、反复性。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在预防监测、主动干预的效果上,也存在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前,一些地方和学校探索开设课程、组建志愿者、社工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进校园等方式,“求解”心理健康。在探索行动增多的同时也要看到,多数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致,预防干预尤需落实到平时的教育管理和疏导引导中,向行动要质量。通过师资储备、课程设置、数据分析、案例研究、评估干预等手段途径,提升每一次咨询服务和干预处置的质量。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还要协同联动。学生的心理健康牵涉“家校社”和相关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年级或年龄段,可能有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情绪表现。不少心理健康问题看似突然,实则与常年累积有关。这提醒我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要牢牢把握好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尤其要综合利用好健康教育、调研宣讲、数据监测分析、科普和评估等多种手段。家庭、学校、社会和相关部门,要彼此多尽一份心,多一些耐心,多方协同联动,系统发力。

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未来。重视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育人、育才、育心,真正重视、促进和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能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出人格健全、心智优良、潜能无限的人才。

(责编:孟哲、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