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1:37:00 来源: sp20241216
中新网 哈尔滨2月6日电 题:巡检城市环路“最后拼图”为最火“尔滨”添一分“热度”
中新网 记者 史轶夫
2月6日清晨,最北省会哈尔滨的气温降至-25℃,位于城市东三环跨铁四层立交桥处——最上层的三环主桥上,密集的车流正穿行不息,快速穿梭各大冰雪乐园的光影琉璃间;在主桥的最下层,一支由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质量检测班组,正在下穿地道桥内进行着巡视与监测作业。
工程师在下穿地道桥内进行巡视与监测作业。 史轶夫 摄哈尔滨市东三环快速路跨铁立交桥,被称为冰城环线的“最后拼图”,这足以说明了建成它有多难——四层“立体交通”,既有最上层一跨而过的高架主桥,还要兼顾下一层的疏解铁路桥,再下一层是“百年铁路”滨绥线等四条铁路及市政路,最下层则是三座下穿地道桥。
“一座立体交通项目囊括了市政、排水、四电、涉铁防护等15个大专业,这里又是省会城市的快速路,周边居民区和大型企业密集。”铁五院东三环跨铁立交桥总设计师何瑞平,站在桥下抬头仰望仍不时感慨。这位来自四川绵阳的工程师,留哈工作生活近二十年,已为这座城市设计和改造了十余座涉铁市政桥梁,是名副其实的基建“宿将”。
“百年前哈尔滨因修筑中东铁路而兴起,如今正以冰雪文旅产业呈现燎原之势,借力交通,破题发展,是打造旅游型城市的必解项。”何瑞平说,以东三环跨铁立交桥为例,桥址处紧邻重要铁路枢纽,列车运营十分频繁,设计团队就跨铁方案进行了斜拉桥、钢混组合梁、钢箱梁多种选型,以及顶推、转体、吊装等多轮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智能步履式多点连续顶推方案”。
“设计等级和技术标准要求极高,又地处寒冷地带,冬夏温差超过70℃,施工难度不言而喻。”来自中铁二十二局东三环跨铁立交桥项目的柏志刚,就是负责顶进、顶推技术的工程师,这位来自广西南丹县的“90后”小伙儿,先后参建了哈尔滨站改造、东三环路等工程建设。
何瑞平(左)和柏志刚(右)沟通检测项目。 史轶夫 摄技术团队对难点工程进行专题攻关,完成了中国首例旋转调坡顶升、首例预应力盖梁顶升、高寒地区顶升最高三项桥梁施工之最。“基建人付出智慧与汗水,为项目缩短了3个月工期,切实为这个冬天的‘尔滨’出了一份力。”柏志刚如是说。
如今,哈尔滨三环路顺利“闭环”,但技术团队的工作并未息止。三个月来,由设计、施工组成的技术班组,定期到现场继续进行技术质量回访,对涉铁咽喉区运行情况开展技术监测,节日期间相关工作仍要进行。
每一次监测,班组成员都要分扛着多种监测设备,在四层立交桥间来回巡视,完成多项技术工作,在极寒户外一干就是小半天,眉毛、鬓角不久就会挂满了白霜;下午,技术班组要迅速集中开展技术分析,比对各项数据情况……
桥上,车水马龙见证着今冬热度爆表的最火“尔滨”;桥下,技术班组默默坚守,为“冰火交融”的家乡添上一分基建人的“热度”……(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