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写真)“中式科幻”和“丝绸朋克”探索科幻文学新维度

发布时间:2024-11-17 06:43:14 来源: sp20241117

   中新社 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当新晋雨果奖得主海漄从刘慈欣手中接过奖杯时,不少中国的科幻文学粉丝感慨,“中式科幻”终于被世界看见。

10月19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主题展览吸引了许多科幻迷参观。图为一位小朋友在体验数字人对话系统。  中新社 记者 王磊 摄

  尽管对“中式科幻”并没有明确概念,但故事背景为中国、核心主题涉及中国传统科技或文化等要素,则是公认标准。海漄自述《时空画师》灵感来自著名宋画《千里江山图》,将近几年很热的“在故宫修文物”话题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推理、科幻相结合,可谓典型的“中式科幻”。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堪称一座富矿,从《列子·汤问》里“偃师造人”的寓言,到《五杂俎》中记叙的“木牛流马”,甚至五行八卦、阴阳太极这些包含大量科学因子的幻想作品和传统元素,都成为中国科幻作家产生无限想象的丰厚土壤。

  对此,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认为,古人的探索确实蕴涵一些科学幻想的要素。而科幻小说是基于科技发展的现实逻辑进行合理想象所衍生的幻想文学,亦可视为探索未来的一种“思想实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智慧与思想结晶的承继和延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民族性和开放性,将其与潮流文化结合并赋能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10月18日晚,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图为大会表演科幻秀《揽星》。  中新社 记者 王磊 摄

  一直以来,传统文化在中国科幻小说中也并未缺席。最著名的《三体》在其游戏中的历史人物设定有周文王、孔子、秦始皇等,华语科幻星云奖2022年度长篇小说《天启》《不动天坠山》则是带领读者进入科技昌明的大明王朝、波诡云谲的大唐世界……

  在海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学技术碰撞出的美学风格被称为“丝绸朋克”,这一概念由科幻作家刘宇昆最早提出,他本人还是《三体》《北京折叠》英文版的翻译者,曾代表刘慈欣上台接受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在他看来,对于全球读者来说,“丝绸朋克”代表了一个了解新文化和不同哲学体系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异国情调的浮光掠影,和异域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

  著名作家阿来也曾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资源应该成为科幻作品的重要精神来源。“我们的科幻小说要开发中国的神话资源,它不应该只被看成是一个题材库、素材库,而应该是一个更伟大、更恢弘的想象力和激情的来源,这样一定会越来越有生命力,也可以期待更澎湃更有力量的作品出现。”

  无论“中式科幻”还是“丝绸朋克”,玉兔二号月球车、嫦娥五号探测器、夸父一号探日卫星、祝融号火星车……当中国神话中的名称一一照进现实,神话借由科技将科幻坐实,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的不断追求,这正是其意义之所在。(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