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长征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青春派)

发布时间:2025-01-07 09:30:35 来源: sp20250107

  “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全景。   受访者供图

  朱颖在工作中。   魏 容摄

  《伟大转折》剧目演出现场。   受访者供图

  6月的一天下午,贵州遵义市伟大转折剧场内座无虚席。

  随着25岁的现场指挥冉璇发出指令,安静的剧场内音乐声响起,舞台转动起来。观众席两侧,栈道上火把接续亮起,串联出一支勇毅前行的队伍。“砰砰砰!”水花四溅,吊桥从观众席上方两侧伸至半空,“红军战士”前仆后继发起冲锋。舞台下方,湍急的水流声和弥漫的“硝烟”不断从四面传来,让观众如同穿越回湘江战役的战场。一场动人心弦的沉浸式红色演出就此展开。

  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2019年,贵州被确定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红色资源活化运用不断深入。5年来,《伟大转折》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等项目陆续亮相,“圈粉”一群青年扎根台前幕后,为讲好长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添彩。

  用心演绎,让红色人物“活”起来

  “山前有四十四棵涩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伟大转折剧场内,演员们正练习绕口令开嗓,这是每日必修的功课。

  剧场另一侧的排练厅里,随着手指关节叩打桌面发出的声响,一名青年正在推敲演出细节。片刻后,他转而拿起了钢笔,继续敲打。

  “钢笔的敲击声,比用手叩击桌面发出的声音更清脆,表达出人物的强烈态度。”这个不断揣摩角色的00后青年,正是《伟大转折》剧目中的演员何海航。

  该剧目以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转兵贵州、召开遵义会议为主线,融合舞台科技与舞台艺术,呈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何海航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从小受红色文化熏陶。“参与这样的红色题材创作,是青年人的幸运。我想通过这个舞台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24岁的何海航学的是表演专业,听说剧目在招人,就迫不及待报名,并通过了选拔。

  “红色题材创作演绎,尊重史实是前提,但又不能过于刻板。”为了立住角色,除了形体、台词等基本功训练,何海航一面查阅相关史料,写人物小传,了解角色的生平经历;一面虚心向不同角色的扮演者求教,询问对戏感受和建议,通过反复搭戏、对台词,尝试寻找准确的细节表达。

  “对红色文化,演员要真听真看真感受。”何海航说,他主动利用工作间隙,多次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实地考察剧目演出涉及的红色足迹,聆听专家学者对相关历史的解读。“军装、马灯、信件……在遵义会议纪念馆看文物,有时候一看就是一下午。”

  立足角色,推敲节奏,完善细节,反复打磨……时间长了,何海航逐渐对剧中每一个角色的台词、每一段场景背后的史实了然于胸。“随着角色探索的深入,心中那份信念感也愈发强烈。”

  前不久,遵义市文化小学学生观看剧目时,在演员致谢环节,小学生们激动地喊出了“英雄,谢谢你们”,这一幕让何海航动容。“我从事的不是普通的演出工作,作为青年一代,传播好红色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塑造把更加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观众,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红色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创新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情景体验

  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在“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一盏闪烁微光的马灯渐渐亮起来,带领观众重回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幕布后,24岁的工作人员朱颖打开操作面板,准时按下按钮,大幕准点落下,光影在战壕、山体、石笋间流转,观众陆续挪步,被带入下一个场景。

  “红飘带”项目集文化、科技、艺术为一体,由《红飘带·伟大征程》《红飘带·多彩飞越》两部分演艺组成。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三维声场……艺术专业出身的朱颖,一开始面对这些新技术时,既充满好奇,有时也不免吃力。

  “刚开始接触学习时,有时整晚睡不着觉。”为了快速熟悉工作,她购买专业书籍学习,向资深技术人员请教,有时候揪着一个问题一问就是半天。在她看来,“年轻人就是要爱问、敢问、会问。”每场实际演出前,朱颖总是反复与台前幕后的同事沟通磨合,直至配合精确到每一秒。

  “这是一次创新,更是一项精细的‘工程’,一分一毫都不能出错。”朱颖说,在《红飘带·伟大征程》“血火洗礼”篇章,为了给观众在行进中呈现难忘的沉浸式体验,团队逼真地还原了战壕场景,倾泻而下的石笋造型、根据历史资料模拟还原的道具,与声光特效共同制造了充满沉浸感的观演空间。从最初的“门外汉”到现在对馆内各项技术如数家珍,朱颖说:“只有更好地掌握技术,才能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情景体验。”

  走进遵义市伟大转折剧场,宛如进入了一个布满各类机械装置的大型工厂。360度任意旋转的舞台转台上,承载有遵义会议会址、大型山体、吊脚楼等舞美景观,安装有LED机械屏、灯光、音响、烟雾等设备。舞台周围,分布着4台视频服务器、12台专业激光工程投影机,以及1台大功率工程投影机。

  “根据剧情推动,转台可以快速切换对应的场景。投影机则是用来播放还原长征历史的视频画面,通过蒙太奇手法营造出全方位立体覆盖的图像。”说话间,冉璇沉着冷静地发出几个指令。大幕缓缓拉开,一场集合了戏剧、影像、装置艺术、机械动作、音乐与舞蹈的精妙演出呈现在台前。

  “舞台上集中呈现很多场景切换,作为指挥必须牢记每一个场景的音响、灯光、机械等切换的时间点,才能保障演出的流畅性。”冉璇习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精准记录每个切换点。

  如今,借助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等技术,依托立体的舞美置景,这段关于长征的红色历史得以沉浸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把科技与红色文化融合好,才能产生‘1+1>2’的效果。”冉璇自豪地说,剧目涉及的瀑布水效装置、伸缩随动放摇装置、大型倾斜舞台等8项科技舞台设计创新,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团队协作,打造闪亮的红色文化品牌

  周五下午,“红飘带”项目的场馆门口人头攒动。因为预约的观众很多,当天已加到8个场次。从“血火洗礼”“伟大转折”到“砥砺征途”,伴随一幕幕壮举在眼前展开,观众置身模拟场景和拟真声光特效中,大呼“不虚此行”。

  在观演交流环节,来自江苏的一名年轻党员激动地说:“演出太震撼了,让我们以全新的形式追寻红军足迹,重温长征历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长征精神洗礼。”

  “演出效果的完美呈现,离不开团队‘作战’。”音响组工作人员焦滔与朱颖是老搭档了。33岁的焦滔是一名退役军人,除了每次开场前测试检查音响设备,听音、辨音,他还会协同参与视频制作及灯光组的维修。

  “红飘带”项目团队里,像焦滔、朱颖这样的声光电工作人员有3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2023年10月试运营以来,他们已在幕后保障演出超3600场,服务观众近50万人次。

  “不仅是总控组,灯光、音响、视频、机械等各组人员也得进行跟场,时刻盯紧设备是否会出现故障,随时准备处理问题。”朱颖回忆,一次总控操作电脑触发完全失效,各组迅速重新启动,音响、视频、灯光等操作平台同步协作,在倒计时结束前同步按下了按钮,确保演出顺利进行。

  来到总控机房,电脑与各类音响后台设备布置有序,墙面上挂着圆形时钟,一旁贴着列表,上面都是应对总控失效的处置沟通专业术语。“这都是团队在总结应急经验后配置的。”朱颖介绍,“‘身经百战’后,我们的工作作风更加扎实。”结合操作实际,她与团队整理出了一套“红飘带”项目系统总控故障处置方案,帮助大家做到忙中有序。

  “从威亚层到吊挂平台,再到假山投影的各类场景切换,想要带给观众更加沉浸的体验,就要细致百倍地配合。”经历了上百场演出后,冉璇对此也颇有心得:“比如‘娄山关’场景切换,要确保演员全部从升降平台撤下,才会喊切换,剧场和演员的安全不容有失。”

  “看到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重温伟大长征精神,我们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何海航说,除了做好自身角色的探索,他还担负起了剧目演员排练协助工作。哪怕没有自己演出的场次,也会在观众席记录,对台词节奏等现场出现的问题与其他演员反复沟通,及时反馈调整,只为带来更加完美的舞台呈现。

  “在这条挖掘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的路上,我们的探索才刚起步。”又一场演出结束,冉璇打开笔记本,记录下每个场景转换的用时和需要改进的细节。她说,自己与团队将继续踏实走好每一步,扎根红色文化的大舞台,不断贡献青年人应尽的力量。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1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