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5:11:33 来源: sp20241228
三明是绿色的。这里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位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是闽江上游地区、重要生态涵养区。从地图上看三明,市区群山环绕,在山间“见缝插针”建出一座城。“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三明的真实写照。
三明是红色的。这里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2021年1月被国务院列入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明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如今的三明,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山青水绿,风景如画,成为中国绿都、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文旅康养、生物医药等生态产业倍增发展,展现出一幅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
三明是如何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的?接下来如何更好实现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一座具有改革基因的城市,三明将怎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好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7月22日,围绕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
展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
民生周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2次赴三明调研,三明干部群众如何牢记嘱托、砥砺前行,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李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2次赴三明调研,走遍了三明的山山水水,最关心的是百姓民生,与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20多年来,三明市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
机制活方面,三明医改成为全国“样板”,“三医联动”“两票制”以及组建医保局等做法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林改保持全国领先,6项创新成果列入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基础教育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是首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
产业优方面,坚持“稳一优二进三”思路,推进11条市级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34.7:33:32.3调整优化为2023年的11.8:44.6:43.5。
百姓富方面,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发展沙县小吃等特色富民产业。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851元,其中农村居民收入由1996年的2425元增长到24822元,年均增长9.0%;城镇居民收入由1996年的6250元增长到46517元,年均增长7.7%。
生态美方面,发挥林深水美人长寿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7.12%,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民生周刊: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调研时,首次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重要理念,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一脉相承。这些年,三明是如何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画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画”的?
李春:三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脉相承。一直以来,全市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努力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一是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我们着力树牢绿色发展政绩观,把保护生态作为最大的政绩,坚决杜绝拼资源投入、拼物质消耗、拼透支未来的发展行为,当产业项目、经济增长速度与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时,宁可放弃项目,宁可发展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三明是老工业基地,当年“小三线”建设中,福建的重工业布局在三明,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等大量重工业企业让三明烟尘滚滚、污染严重。近年来,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比如,我们坚决关闭三化公司,这使三明每年减少10亿元GDP、3000万元税收,但三化公司关闭后,每年可减少用煤量100多万吨、减少废气污染物1万余吨、减少废水排放700多万吨。
我们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钢集团自2021年开始,投入88亿元实施三明本部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运行正常后年节约标煤12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以上,自发电比例110%以上,加快实现企业“双碳”目标。目前,三钢已经成为绿色工厂,还是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A级旅游景区。
同时,我们始终坚持把好招商引资项目准入关,反复强调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仅今年,就有7个项目因不符合环保审批要求,暂缓实施。
二是注重生态保护高水平。我们主动担负起福建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自觉增强上游意识,推动河湖长制、林长制走实走深。聚焦生态保护“九龙治水”等难题,三明在全省率先推行生态综合执法,成立市生态执法与司法保护智慧治理中心,配置河道警长,创新“林长+司法护航”等联勤协作机制,推动执法与司法同向发力。同时,我们创新各方力量参与机制,建立“企业河长”“百姓河长”队伍,探索“林长监督员”和政协“委员河长”等制度,形成守护河湖和森林资源的强大合力。
去年,三明市、县空气质量达标率均为100%,7个县空气质量进入全省前十名、数量居全省第一,55个国省控断面和76个小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三是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三明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老工业基地科技转型、绿色转型,新材料、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比如,三明是旅游资源大市,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资源丰富,好山好水好空气。全市拥有3个世界级和200多个国家级旅游品牌,每个县(市、区)都有国家4A级景区。
近年来,我们着力做好“文旅+”文章,推动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开展以泰宁县为龙头的“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工作,统筹推进“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产业联动发展,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捧起旅游“金饭碗”、吃上“旅游饭”。以泰宁县为例,农民涉旅收入已经占到农民纯收入的四分之一,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劳动力的五分之一。现在全市景区周边餐馆、民宿等生意红火,今年上半年,全市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9%、20.5%,均已超过2019年水平。
民生周刊:三明近年来培育了哪些特色产业?接下来,将怎样以今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三明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李春:三明重点打造了11条特色产业链,包括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种业、竹木加工产业等,每条产业链都由市领导担任总链长,制定了“一链一策”等系列配套扶持措施。2023年,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1133.8亿元;氟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近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三明作为“中国稻种基地”,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每四粒杂交水稻种子就有一粒产自三明,7月30日,14位两院院士将齐聚三明,为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建言献策。此外,我们还加快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建设,每个县(市、区)根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明确了两个左右主导产业,全市共梳理了22条县域重点产业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下一步,我们要以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三明举办为契机,坚决扛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我们将高举生态旗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重要嘱托,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确保“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三明的骄傲。
我们将创造生态财富,发挥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重要作用,下大力气把林票、碳票交易做活,把森林康养等产业做强,把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做旺,继续为全省全国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探索经验、贡献力量。
我们将营造浓厚生态氛围,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扩大碳汇应用场景,加快探索建立覆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碳普惠积分机制,让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深入人心。
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抓改革,始终坚持敢为人先抓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始终坚持惠民导向抓改革。
民生周刊:三明是一座具有改革基因的城市,这些年,三明医改、林改走在全国前列,沙县小吃发展成为“国民小吃”,有哪些重要经验和做法?
李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明推进医改、林改、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等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三明坚定不移把改革向前推进的信心、底气和优势。
这些年,我们牢记重要嘱托,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20多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在三明落地。比如,三明市被认定为全国首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入选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等。回顾三明改革取得的成效,我们形成了一些实践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抓改革。三明市委、市政府历任主要领导始终把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带头当好“施工队长”,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实。
比如,三明医改、林改方面,我们先后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协同、权责清晰、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体制,市、县两级“一把手”承担领导和推进改革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改革任务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打通政策实施落地的“堵点”,将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二是始终坚持敢为人先抓改革。立足山区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先天不足”的实际,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比如,医改是世界性难题,2012年,三明直面医保基金亏损、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瞄准医药价格虚高打响医改“第一枪”,并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市、县、乡、村统筹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打出了纠治医药流通混乱、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创新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院运行机制等改革“组合拳”,让医院回归公益、医生回归看病、药品回归治病,实现了医院、医生、患者、医保基金的多方共赢。当前,三明医改已经进入“治未病、大健康”阶段,突出以“健康为中心”,朝着全民健康的新目标奋力迈进。
三明医改经验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发文在全国推广,截至目前,共有2473批次、39347人次来三明考察学习,改革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善于借船出海,着力解决山区普遍存在的大病转诊率高、医疗人才不足等共性问题,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共建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推进瑞金医院专病诊疗技术平移落地三明。三明各县(市、区)的医院跟上海的医院建立了结对关系,选派医生去上海学习,同时上海派专家过来指导。目前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已顺利开诊,实现老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三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三明医改、林改等改革都是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找准“小切口”,以点带面,逐步向体制机制深化,向系统化、集成化拓展。
比如,过去沙县小吃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标准,导致口味和品质参差不齐,且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带动力不足,限制了沙县小吃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我们着力推动传统“夫妻店”向标准化、产业化、集团化、数字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成立了沙县小吃协会,对小吃质量进行管理,同时探索供应链金融,建立信用体系,为沙县小吃店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我们通过打造海峡两岸小吃文化交流基地,组织开展美食节等活动,积极传播沙县小吃文化。
近年来,我们按照“强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从生产种植、加工销售到物流配送、餐饮服务的全产业链,着力推进沙县小吃“再领风骚”。
四是始终坚持惠民导向抓改革。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不管是三明医改、林改,还是沙县小吃产业发展,我们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比如,三明作为全国林改的策源地之一,20多年来,围绕“山要怎么分”“钱从哪里来”“树要怎么砍”“单家独户怎么办”这“林改四问”,积极作为、大胆探索、接续作答,先后经历了“明晰产权、完善配套”“创新金融、激活林权”“两山转化、融合发展”“价值实现、双碳目标示范”四个改革阶段。
林改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在林改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林农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稳步有序推进。
这几年,三明林改着力强化林业金融赋能,创新采取林票、林业碳票等新的改革措施,着力把林业资源向林业资金、资产转化,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林票为例,我们经历了1.0、2.0两个版本,“林票1.0”是在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林农个人合作基础上,将共有林权份额化、价值化,主要在村集体内部流转;为提升能级,去年我们与上海交易集团合作,创设形成“林票2.0”,也就是林业生物资产票据,属于标准化金融产品,可以交易、质押,还可以通过信托计划认购,今年7月26日,三明“林票 2.0”首次实现市场化交易。目前,全市农民人均涉林收入达7600元、占总收入近1/3。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好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民生周刊: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年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接下来,三明如何用好改革这一重要法宝,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质增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和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回应群众关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的重要要求,着力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力推动“红色领航、生态领向、产业领跑、改革领先,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当好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我们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从事关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切口”着手,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坚持“先立后破”,逐步向体制机制深化,向系统化、集成化拓展,不断提升改革整体效能。
我们将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聚焦“治未病、大健康”“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林区繁荣”等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抓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沪明对口合作、新时代山海协作等政策机遇,善于借智借力,集中力量攻坚,继续探索总结一批具有三明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我们还将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让改革成效由人民检验,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