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3:22:54 来源: sp20250110
制图:汪哲平
生态哲学既包含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思辨,也包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与之相伴的是我国生态哲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长足发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为基点,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是进一步深化生态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明确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点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集中体现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及其国际学术话语权。知识体系的建构,既不是搭建空中楼阁,也不能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坚实稳固的理论基点之上,是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形成完整、成熟的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这一重要思想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为基点,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深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
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本体论基点。哲学学科的发展,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基础和前提在于具有自身的本体论基点。本体论基点是否坚实稳固,能否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决定了哲学知识体系是否稳定,是否具有长远发展的空间和张力。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哲学研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也是建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命题。正是基于对这一基本命题的思考和回答,不同生态哲学发展衍生出各自的源流体系。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理念。生命共同体理念,从本体论层面深刻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摒弃了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割裂对立的观点。在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彼此依存、互融共生的有机整体,自然是生命之母,人因自然而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生命共同体理念既体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魂脉,也蕴含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等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根脉,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高度契合性,开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体论新图景。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应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本体论基点,遵循生态哲学创新发展规律,立足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高度契合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中,不断探索和延展知识体系建构的空间、进路,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生态哲学的知识话语、研究范式、学术理论,推动形成概念之间、范畴之间、理论之间相对成熟稳定的经验联系和结构关系,建构并不断发展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思想脉络的知识体系。
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价值观基点。哲学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知识体系建构,并非绝对价值中立的知识概念集成,而是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追求。生态哲学研究注重从整体性、系统性层面认识和把握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互动过程和内在机理,自然而然会形成看待自然、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点,并逐渐发展形成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内嵌于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着知识体系的价值立场、价值导向、价值判断。不同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蕴含其中的生态价值观也具有差异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价值观。这一生态价值观强调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生态价值观与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和片面追求生态至上而“去发展”“去增长”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新时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既体现在指导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中,也内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应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生态价值观转化为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价值内核,坚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价值观基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解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对自然天地运行规律的敬畏意识和遵从意识,以理性思辨的解释力、影响力巩固壮大全社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论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并非从理论到理论的关系构建,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和纽带的双向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自然以相应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顺应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就会得到自然的回馈,而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也有不少内容基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比如,《孟子》中讲:“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讲:“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又如,《吕氏春秋》中讲:“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中国式现代化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应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论基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导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关注实践、指导实践的优良品格,注重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立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探寻、梳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取得的原创性贡献,将知识体系的建构置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加以检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体系化、学理化支撑。
拓展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方向和路径
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进程中建构,并在认识、阐释和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是这一知识体系彰显自主性、巩固主体性的关键所在。这一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破解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为使命任务,具有多学科融合发展等特征。
坚持融会贯通,构建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体系。跨学科性,是生态哲学研究的鲜明特征。生态哲学知识体系是多学科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生态哲学以生态环境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多维度、多层面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全面、彻底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生态哲学研究必须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整合融通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发展形成理解、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才能形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知。伴随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等学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为进一步深化生态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应充分利用多学科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发掘跨学科研究的交汇点、融通点,推动形成多学科交流对话、协同攻关的研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多学科融合发展中探寻生态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新框架,推动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另一方面,借助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为生态文明相关学科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方法论支撑。
坚持以我为主,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体系。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基于学术体系的深度发展。中国生态哲学学术体系具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和文化传承,集中体现中国学界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国外生态哲学研究中的先进方法和有益成果,我们应当学习借鉴,但不能将之奉为圭臬,在学术体系建设上搞成套拿来。构建和发展中国生态哲学学术体系,必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坚持以我为主,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将中华民族的丰富生态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中国生态哲学学术体系的鲜明标识和理论优势,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提供有力学理支撑。
坚持胸怀天下,构建具有国际引领力的话语体系。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跨国界、跨地域的全球性特征,生态哲学研究以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对象,具有鲜明的世界情怀。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需要开放式的交流交融。交流交融的前提和载体,是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力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哲学的话语体系,既要有浓郁的“中国味儿”,又要有鲜明的“国际范儿”,既体现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特有的理论观点、价值观念、文化特征,又易于被国际学界所理解、所接受、所认同。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生态哲学研究才能更好走向世界,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5日 09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