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09:45:07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社 长春1月23日电 题:赏女子发髻之美,品初唐风尚
作者 李丹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梳头,似是日常小事,但于古代美人却不可等闲视之。唐代诗人李贺的这首《美人梳头歌》便是特写梳头片段,以展美人风韵。
日前在吉林长春举办的“柳丝梅绽正芳菲——初唐女性生活掠影展”上,数十件从唐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唐代女俑,再现了唐人的精神气质、审美风尚与礼仪。
有“天下名陵”之称的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占地面积2万余公顷,有陪葬墓200余座,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古人将头发视为身体的一部分,非常重视,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昭陵博物馆业务部副主任董朝霞告诉记者,在古代,头发对男子来说代表一种“义”,于女子,则是情感寄托。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唐代女性在发式的创新上可谓登峰造极。唐代文学家段成式《髻鬟品》中就记载了不下百余种,如高髻、反绾髻、乐游髻、百合髻、云髻、花髻、凤髻、飞仙髻等。
2023年12月,在吉林长春举办的“柳丝梅绽正芳菲——初唐女性生活掠影展”上,展出的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彩绘釉陶袖手女立俑,头梳单刀半翻髻。 李丹 摄目前,在昭陵出土文物中,女性所梳发髻有单有双,有高有低,总体上以高髻为主。初唐女子发型承隋制,较为低平,但很快便有高发髻出现。依照唐初史学家令狐德棻的解释,妇女喜梳高髻,表示君强政通。
高髻又称“峨髻”,是髻式高耸的称谓。长安城里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元稹在《李娃行》一诗中写道:“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可见,女子梳高发髻在当时十分盛行。
唐昭陵陪葬墓之一张士贵墓,是唐朝虢国公张士贵与夫人岐氏的合葬墓,其出土的彩绘釉陶女骑马俑,头梳高髻,面容清秀,高鼻、朱唇、身着窄袖襦,外套圆领半臂,肩披蓝色帔帛,系红色长裙端坐马背之上。左手作牵马状,右手自然下垂,尽显端庄大气。
2023年12月,在吉林长春举办的“柳丝梅绽正芳菲——初唐女性生活掠影展”上,展出的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彩绘釉陶女骑马俑(左),头梳高髻,彩绘红陶发辫女骑马俑(右),头梳发辫。 李丹 摄据董朝霞介绍,唐王朝是封建盛世,国富民强、政治开明,汉胡文化交流密切,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影响着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
“在已经出土的唐代骑马俑中,女骑马俑数量众多,她们的形象着装各具特色,风姿绰约,反映出唐代女子对骑马的喜爱。”董朝霞说,从这件女骑马俑身上可以感受到,这一时期女性拥有比其他朝代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个性。
唐代女子发髻基本上都是以形命名。譬如螺髻,本是佛祖造像头顶的一种发髻形式,由于外形看起来与螺壳相似,故名螺髻。再如髻饰以凤,曰凤髻。
双螺髻,是唐代少女常梳的发型之一,像两个螺壳盘在头顶的两侧一般,尽显可爱俏皮。此发式或梳于额之左右,或垂于耳之两旁,亦有梳于头顶两侧者。
2023年12月,在吉林长春举办的“柳丝梅绽正芳菲——初唐女性生活掠影展”上,展出的昭陵陪葬墓出土的袖手女立俑(中),头梳双螺髻。 李丹 摄陪葬墓郑仁泰墓,是唐朝右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的墓葬,其出土的彩绘釉陶袖手女立俑,头梳双螺髻,浓眉、朱唇,上穿窄袖襦,肩披蓝色帔帛,系长裙,双手袖于腹前。女俑体型修长,神态自若,静立中不失天真活泼的青春阳光之美。
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陶俑中最为常见的发髻,还有半翻髻。半翻髻,也作翻荷髻,形状与翻转的荷叶有些相似,尤其是从侧面观更为接近。
据董朝霞介绍,唐代女子为追求时尚美感,做造型时,会先在头发里垫上木质的假冠、发垫等,将头发拔高。杨贵妃就特别喜爱用假发,称其为义髻。后来还出现了一种发型,称为蝉翼,将鬓角处的头发往外梳开,弄成极其薄而开阔的一层发丝,最后再在头顶上做一个高髻。
唐代妇女发髻造型多样,发饰也十分丰富。譬如,贵族妇女喜欢在发髻正中或周围插上若干小梳子作装饰,有的多达八把。唐代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写道:“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耸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可见在唐宫中,梳子是可以作为礼品甚至赏赐品的。
“蝉鬓一梳千岁髻,蛾眉长扫万年春。”初唐妇女众多造型美丽的发髻引来唐代及后世文人的赞美和效仿。“这些都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是对大唐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进一步诠释。”董朝霞说。(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