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3:04:05 来源: sp20241121
核心阅读
了解海洋灾害发生和海平面上升状况,建立科学的监测、观测和预警机制,对于提高海洋灾害应对能力和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为主,与近10年平均状况相比,灾情总体偏轻;沿海海平面仍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高位。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202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与近10年(2014—2023年)平均状况相比,2023年海洋灾情总体偏轻,直接经济损失为平均值的44%。与2022年相比,202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有所增多。
2023年浒苔绿潮整体规模大、分布范围广、主体位置偏南
《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23年,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为主,伴随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
2023年,我国沿海发生风暴潮过程14次,7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24.8亿元。近海发生灾害性海浪过程28次,直接经济损失约2600万元。2022/2023年冬季,海冰冰情较常年略偏轻,冰级2.5级,海冰最大分布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2023年我国管辖海域未发生海啸灾害。近海海域发现赤潮46次,累计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有毒有害赤潮29次。
此外,2023年浒苔绿潮继续影响我国黄海海域,最大覆盖面积约998平方千米,与近10年平均状况相比,2023年浒苔绿潮具有整体规模大、分布范围广、主体位置偏南等特点。
总体来看,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重,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9%;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的全部是海浪灾害。从单次海洋灾害过程看,“杜苏芮”台风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最重,福建省海水养殖、海岸防护工程和渔船均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14.6亿元。
分区域来看,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6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福建省直接经济损失最重,约为21.2亿元,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85%。
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等海洋灾害223次,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75.88亿元。其中,海浪灾害发生次数最多,共发生133次,平均每年发生约13次。2023年,我国沿海发生海浪灾害次数较少,为5次;2016年发生海浪灾害次数较多,为29次。
海温、气温、风和降水等是引起沿海海平面异常的重要因素
《202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1980—2023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5毫米/年;1993—2023年,上升速率为4.0毫米/年。2023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1993—2011年平均值)高72毫米,仍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高位。
分区域来看,2023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较常年分别高122毫米、74毫米、43毫米和52毫米,其中环渤海沿海海平面达1980年以来最高,台湾海峡沿海海平面为近8年最低。从各省份来看,沿海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其中,天津、河北最为显著,分别高145毫米和143毫米;辽宁和山东次之,分别高97毫米和85毫米;上海和福建沿海海平面升幅偏小,均低于35毫米。
从各月变化来看,2023年2月北部湾沿海、5月河北北部至长江口以北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同期最高;11月我国沿海海平面为近10年同期最低,较2022年同期下降94毫米,另外,1月、7月和8月我国沿海海平面较2022年同期下降幅度均超过40毫米。海温、气温、风和降水等是引起沿海海平面异常的重要因素。
我国高度重视海平面上升应对工作。近年来,自然资源部优化观测布局,完善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监测体系,建立了覆盖我国近海的海平面立体观测网,2009年开始,组织11个沿海省份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业务化工作,全面掌握海平面变化影响状况;加强海平面上升风险预警,提升灾害防治能力,建立海平面科学评估机制,不断完善海平面上升精细化预测模型,深化沿海岸线资源、水资源、滨海城市安全、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等专题风险评估试点,推进粤港澳等区域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强化海岸防护韧性,有效提升基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将海平面上升纳入海洋工程设计、海岸防护和滨海城市防潮排涝能力校核指标体系,科学确定设防标准,保障防护对象的安全,因地制宜实施海岸防护工程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协同发挥生态系统防潮御浪、固堤护岸等减灾功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大力推进海平面相关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陆续与多个国际组织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风险。
我国已建立较完善的海洋灾害调查评估和海平面变化监测评估体系
从影响状况来看,近40年来,海平面上升的长期累积效应造成海岸带生态系统挤压和滩涂损失,影响沿海地下淡水资源;高海平面加大风暴潮、滨海城市洪涝和咸潮入侵致灾程度。同时,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导致相对海平面上升,加大灾害影响程度。
2023年,辽宁、山东、江苏、海南沿海部分监测岸段海岸侵蚀加剧,其中砂质海岸平均侵蚀距离约2.7米;河北北部、山东、江苏南部沿海部分监测断面重度海水入侵程度加重,重度海水入侵距离均超过6.8千米;与2022年相比,长江口、钱塘江口和珠江口咸潮入侵程度总体减轻,咸潮入侵次数和影响天数均减少;风暴潮和滨海城市洪涝给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带来较大影响。
据介绍,在我国,海洋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等特点,每年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加速上升对沿海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了解海洋灾害发生和海平面上升状况,建立科学的监测、观测和预警机制,对于提高海洋灾害应对能力和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1989年开始发布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目前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海洋灾害调查评估和海平面变化监测评估体系。通过分析2023年度海洋灾害发生状况、海平面变化以及影响情况,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了《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202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