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写真)上海宜家餐厅里的银发相亲江湖

发布时间:2024-11-25 18:28:53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上海2月11日电 题:上海宜家餐厅里的银发相亲江湖

  作者 谢梦圆 杨海燕

  每逢周二和周四,上海爷叔们会从不同方向陆续赶往徐家汇宜家餐厅“相亲角”,早早坐定,和相识的阿婆热络聊天或是用隐藏在深色镜片后的眼睛不断搜寻“新人”搭讪。这样的生活规律,有人已坚持了十几年。

  近期的周二会员日,宜家餐厅依然热闹。上午十一时,餐厅内近“半壁江山”已被老人们占据。靠近入口处的一整排桌椅坐满了正在聊天的老人,桌上放着自带的茶水、水果和小零食。

周二会员日中午,宜家餐厅中坐满了前来社交的老人。杨海燕 摄

  相较于多坐定于一处的阿婆,爷叔们显得更加活跃,有人时不时穿梭在桌椅间或将整个餐厅巡视一遍,遇到同年龄段的新面孔就会慢下脚步默默观察一番。

  “60后”的陈叔就是这样的“人类观察派”。拇指上戴一只玉扳指,鼻梁上架一副椭圆形墨镜,陈叔试图用造型展现自己的文艺范儿,“我这副墨镜不摘的,像导演王家卫一样,他的《繁花》拍得不错。”

  很多爷叔像陈叔一样喜欢“凹造型”,各种材质的戒指和不同造型的墨镜是他们的必备单品。

  与其他对记者抱有警惕的老人不同,陈叔是第一个主动上前攀谈的老人,“我来这里是观察人类的,我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流,来收集素材是想回去写小说。”

  自称前来采风创作的老人在“相亲角”并不鲜见,不过他们对彼此的态度颇有种“文人相轻”的味道。

  “这些老人其实是带着自身的故事和认识新朋友的期待去赴‘宜家相亲’之约的,老人们来这里不只为了相亲,更是为了社交。”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林卉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表示,与人交谈对退休老人而言属于稀缺资源,他们愿意走出家门其实已能体现积极心态。

  在她看来,中国早已认识到老人的社交需求,也持续开展了各类“孝老”工作,“但这种活动的频率有限,远水解不了近渴,老人们的日子是天天过的,他们需要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

  为什么选择家具零售商的餐厅而不是公园等社交场所?徐林卉认为这背后反映出老年人精打细算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

  2007年,宜家餐厅推出为会员免费提供咖啡的活动,这一优惠吸引来一批老年人前往,该地也逐渐成了他们的约会场所,十几年来成为现象级的社会景观。

  尽管此前老年相亲团曾因长时间占座、自带饮食、大声喧闹等引发争议,宜家也一度因劝离无效发布限制规定。然而,记者近日实地走访发现,目前双方已相安无事,餐厅方面对老人的出现并不意外。有老人告诉记者,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友好。

  年过七旬的宋奶奶十几年来坚持每周参加“相亲角”聚会,她坦言这里的相亲成功率并不高,很多老人只是前来见朋友,“这里的会员日咖啡免费,有空调有卫生间,环境也不错,很适合老姐妹过来聊天。有时候天气好,晚上凑几个人一起去饭店点几个菜。”

  “饭钱平摊,这样大家都开心。”据她介绍,“相亲角”的很多爷叔们并不会主动请阿婆们吃饭,反倒更多采取“AA制”(平均分摊所用费用)。

  今年,中国出台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四方面26项举措,包括丰富老年文体服务等,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七大潜力产业。

  在徐林卉看来,养老需要智慧,而不局限于无微不至的照护,在社交过程中老年人也看重互惠原则,被动接受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力感。“我们应该最大限度让老人自立。”(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