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5:53:37 来源: sp20241128
作者:贺青梅(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作用不断彰显。一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文明乡风、激发亿万农民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支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动力源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等意义重大。另一方面,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使农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显著提升。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建设各类公共设施、文化交流平台等,不仅有力回应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为破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奠定了基础。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逐步形成了一条崭新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策脉络。从政策文件上看,2018年至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了专题安排与决策部署。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此外,2019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与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政策内容上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包括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筑牢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支持建设文化活动空间,深入挖掘、继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从最新政策变化上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脉络逐渐从关注农村思想阵地向探索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转变,同时在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方面进行了创新,比如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文化惠民活动、积分制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满足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为导向,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然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农村生活方式、利益格局与社会结构等正在发生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面临着诸多突出难题。
一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困境。步入新时代新征程,农村社会较之传统农村呈现出了不同的景象,具体表现为农村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出现断层;一些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戏台、凉亭等建筑载体的商业化与流失;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与活动室等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日益形式化等问题,导致农民缺乏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情感交流载体。这些都不利于文明乡风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困境。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在处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偏向于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为是“软任务”,因而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与公共设施配备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的流动性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缺位,而留守群体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留守妇女与老人缺乏参与积极性、留守儿童缺乏认知等困境。
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质化困境。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各地纷纷开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忽视农村社会文化地域性、多样性的特点,而采取整齐划一的政策措施与实践形式。这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容易陷入同质化困境,无法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在培育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方面的实际作用与效果有所欠缺。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是要加强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农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主线,开展思想道德与民主法治教育,建立农村党员名人馆、优秀传统文化长廊等载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基层经济社会整体规划,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二是要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与榜样力量。针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困境,坚持农民群众的中心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具体而言,包括培养文化技艺传承人、民间艺人、妇女干部等人才力量,激发当地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培养与输送一批人才到基层参与建设乡风文明;以家风建设为微观载体,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
三是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载体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丰富的活动载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创新实践在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式、避免同质化困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起动漫、游戏、数字艺术、融媒体等数字载体,推动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通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乡村书店与图书室等平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河南省修武县大南坡村的“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空间,集书店、咖啡馆、展览等功能于一体,为当地乡村社会注入了文化力量。此外,可以通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载体,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让党的新思想在农村生根发芽,落地见效。比如,江苏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把理论宣讲和惠民服务、文化生活等有机融合,在提升农民群众“精气神”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21&ZD003)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