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0:16:07 来源: sp20241127
关山当屏,秦岭为托,甘肃天水麦积山孤峰突起。历经十余个朝代刀刻斧凿,绝壁之上,窟龛密如蜂房,泥塑秀丽生动。北朝的秀骨清像、隋唐的雍容华贵、两宋的严谨矜持……历代营建沉淀下来的艺术瑰宝,荟萃成一幅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麦积山石窟,指出“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石窟含万象,壁画映千秋。我国现存各类石窟寺近6000处,分布广、规模大、体系完整。山西武州山南麓,云冈石窟巍峨壮观,山为纸、石作墨,5.9万余尊造像,融合西域的绚烂旷达、鲜卑的雄浑豪放、中原的优雅细腻;河西走廊深处,敦煌莫高窟静静伫立,412窟隋代飞天轻快飘逸,321窟唐代飞天轻盈柔美,3窟元代飞天面形丰圆……石窟的一凿一刻、一笔一画,诉说文化认同,传承文化底蕴,记录下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非凡历程,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包容性。
石窟寺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是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同时,石窟寺大多暴露于野外,对环境的敏感性更高,在建造材料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加强石窟寺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山西云冈研究院的“文物医生”团队扎根石窟,通过建立档案、数字化技术采集、文物保护修复等多种手段对石窟进行“望闻问切”;河南洛阳对龙门石窟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调整绕行横穿干线公路,使核心保护区实现封闭管理,延缓石窟风化;麦积山石窟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预警体系,实时监测石窟大环境、洞窟微环境等,确保第一时间处置潜在风险。技术赋能、保护前置,将功夫下在平时,石窟寺的原真性、完整性正在得到更好守护。
石窟寺历史底蕴厚重,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天然的文旅基因。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弘扬石窟寺文化艺术魅力,有助于让更多人从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敦煌研究院建成“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让游客在线上也能沉浸式参观,缓解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间的矛盾。四川利用散落在乡野田间的石窟遗址,打造小型石窟文化公园等微景观,有效展现文物资源魅力。重庆创建大足石刻研究院,出版系列丛书、举办大讲堂、开发文创产品,实现大足石刻文化的传承创新。既升级保护措施,规范旅游开发,最大限度降低外部影响,又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旅模式,最大程度促进文化传播,石窟寺风采方能历久弥新,石窟寺的文化魅力才能更好浸润时代和人心。
守护石窟瑰宝,赓续精神力量。在麦积山石窟,一代代守护人护山、护道、护窟,以默默奉献回应历史深处的文化召唤;在敦煌莫高窟,一代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用无数个日夜雕刻千年时光,让敦煌文化绽放时代光彩。更多人怀揣热爱、孜孜以求,用匠心守护瑰宝,必将让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呵护与守望下始终熠熠生辉。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5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