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6:22:06 来源: sp20241228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看重庆大学如何以“四重身份”回答“教育强国,高校何为?”之问——
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笃行者”、高精尖科技创新的“攀登者”、高质量发展大局的“担当者”、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践行者”,重庆大学以“四重身份”回答“教育强国,高校何为?”之问,奋力书写新时代教育强国答卷。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笃行者”
2024年的毕业名册上,重大学子都找到了人生新阶段的新目标。大数据学院武宇江将在哈佛大学继续深造,矢志攀登学术高峰;电影学院李青原作为选调生将前往贵州习水,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材料学院孙振宇将入职中核集团,服务祖国核工业发展;法学院李俊如将赴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任职,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一直以来,重庆大学坚持鼓励引导青年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18年以来,每年60%的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地区,其中1500余名毕业生到西部和边疆地区基层、乡镇成长锻炼。围绕服务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庆大学打造“启航计划”“远航计划”“使命行”军工单位专项社会实践等品牌活动,向重点国防军工单位输送高层次人才。
服务人民、奉献国家已经成为重大学子就业的主旋律。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5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40余人当选两院院士,在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上勇当先锋;近五年,重大学子在各大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共计4633项;重庆大学成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全国仅10所),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全国仅10所),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国仅7个)……这一系列数据彰显了重庆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高精尖科技创新的“攀登者”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重庆大学锚定世界科技前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大平台”,承担“大任务”,作出“大贡献”,成为教育强国征途的攀登者。
牵手科学城,共建重庆大学智谷校区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与重庆大学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超瞬态实验室等项目建设方面开展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合作。2024年5月23日,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与重庆大学再次签约,共建重庆大学智谷校区。拟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嘉陵江实验室、重庆市高等研究院、重庆市分析测试中心、芯片实验室、头部企业研发基地等。
新型高层混合结构体系,实现国人“登高”梦想
高层建筑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20余年攻坚,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团队研发了系列新型高层混合结构体系,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分析与计算理论,研发了高效的新型施工技术,形成了设计与施工标准,推动了我国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发展,实现了中国人“登高”的梦想。其主导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荣膺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世界领先!“镁”梦成真
镁作为最有潜力的轻量化材料之一,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从成功研发一批高塑性高性能新型镁合金,到研发非对称加工技术;从组建国内唯一一个以镁合金命名的国家级研究平台,到国际国内引入尖端人才……20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潘复生,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在轻量化节能产品、高塑性镁合金、镁电池、镁储氢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让镁材料走进千家万户,造福国计民生。
高质量发展大局的“担当者”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一直以来,重庆大学主动担当作为,与国家、地区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与28家“头部企业”深度合作,聚焦国家战略需要
2022年,重庆大学+航天八院→线面对构齿轮成功应用在我国空间站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对日指向传动系统。2023年,重庆大学+中国船舶集团、中国建筑集团→完成全球首台165米级轮毂高度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样机工程示范。2024年,重庆大学+中国商飞→共建大飞机研究院。
自2021年启动实施“头部企业”工程以来,重庆大学积极推进与行业龙头企业、科技引领创新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已与28家“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联合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探索建立了共建共享机制,逐步形成了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与3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动,深化合作共赢
早在2014年,重庆大学就与委内瑞拉、智利、土耳其、布隆迪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展开高水平科研合作,并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在新加坡,重庆大学联合当地政府、大学、企业等,开发出高性能预制钢混凝土复合梁(HPCB)系统。在埃及,联合科研成果“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智能化评估与优化平台”,已服务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埃及“2030愿景”规划。2023年11月,重庆大学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大学科技合作联盟,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常态化科技交流机制,汇聚更广泛的全球大学科技资源,服务“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与合作需求。
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践行者”
微生物化身“文物医生”
很多石刻文物在与自然环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就开始“生病”了。裂隙发育、片层脱落、空腔、石质风化、污染侵蚀……“老年病”日渐缠身。如何给石刻文物“治病”?重庆大学刘汉龙团队开辟了将微生物矿化加固技术应用于岩土文物修复的新领域,让微生物成为“文物医生”。该技术已应用于瑞金红井纪念碑、重庆大足石刻、河南张公巷汝窑遗址、甘肃敕赐感恩寺碑、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刘汉龙团队还与云冈研究院达成合作,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动力。
国家级非遗上央视春晚
今年,重庆大学原创舞蹈《手龙人》作为唯一拥有独立舞段展示的高校原创舞蹈作品,亮相央视春晚开场舞。该作品以重庆国家级非遗项目“铜梁龙舞”为创作素材,选取“手龙”这一道具,以当代舞台创作技术与传统龙舞套路相结合的方法,让龙舞焕发新生。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想象与精神传承的高度融合,也是重庆大学坚守优秀文化传承的缩影。(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