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08:20:32 来源: sp20241205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有衣无银,不成盛装”,银饰自古便是苗族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每逢年节或喜庆活动,苗族姑娘们身穿民族服装,戴上款式丰富、造型精美的银饰,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此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断为孩子购置银饰,以备嫁娶之用。“一年准备一点,等孩子长大成人,成套的银饰就有了。”黄平县史志办原主任潘世仁介绍,除了嫁娶,银饰也常用于各类节庆场合。苗族银饰以大、重、多为美,是财富的象征。
黄平县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十分发达,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全县共有银饰制作非遗传承人46名,69岁的杨正贵是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杨正贵出生于银匠世家,家族的手艺传到他已是第五代。在杨正贵的记忆里,父亲坐在凳子上敲打银器的声音伴随了他整个童年。从12岁开始,他正式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从小耳濡目染,杨正贵上手很快。“父亲做什么图案,我看一遍就能跟着做出来。有时遇到不会的,就向父亲请教。”杨正贵说,到了十七八岁,他便出师了,可以独自制作出闪亮的银饰。
1997年,杨正贵到黄平县城开了一家银饰加工店,成为家族里第一个全职银匠。靠着祖传的手艺和口碑,杨正贵在城里站稳了脚跟。
苗族银饰图案繁多,既有生活中的花鸟虫鱼,又有想象中的龙凤瑞兽,还有象征勇武的兵器,丰富的图案反映了苗族人的审美意趣和精神信仰。雕刻图案是杨正贵最擅长的工序。戴上银边眼镜,手拿锤子和錾子,他在小板凳上一坐就是大半天,精雕细刻,全神贯注。“雕刻需要专注,稍一走神就会出错。”经过多年磨炼,杨正贵的雕刻技艺已炉火纯青,他雕刻的花朵线条流畅,形态优美,立体感十足。
在苗族盛装中,头戴的银帽格外吸睛,苗族人称其为“凤冠”。“不同地区凤冠的造型不一样。黄平地区的银帽由一朵朵银花堆成半球形,顶部立着一只鸟,尾部有长长的银片流苏,称作凤尾,整体是一只鸟的造型。”潘世仁介绍,在贵州雷山、台江等地,银帽呈角状,有人认为这是牛角,但其实是鸟的一对翅膀,也体现了对鸟的崇拜。
制作黄平银帽非常考验匠人的技艺。银帽通常有四五斤重,经过铸炼、锤打、焊接、编结、打磨等3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从早做到晚,需要两个月才能做完一顶银帽。”杨正贵说,制作银帽是他学艺路上的一道难关,刚开始做的帽子不圆。通过不断请教父亲、刻苦练习,杨正贵终于制作出一顶顶浑圆华美的银帽。2012年,杨正贵的银凤冠作品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过去,银饰制作是家族手艺,主要通过家族内部一代代传承下来。”潘世仁说。
杨正贵的儿子杨华从小跟随他学艺,2003年便在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独立经营银饰加工店,后来到北京从事珠宝设计、银饰镶嵌工作。2015年起,杨华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多次到高校学习深造。他熟练掌握了苗族传统银饰锻造技法,探索将蜡染、刺绣等苗族传统工艺与银饰相结合。2020年,杨华被评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杨永智早年跟随堂哥杨正贵学习银饰制作,如今已在贵阳市开设了两家店铺,年收入20余万元。“除了传统的款式和花纹,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城市里年轻人的需求是个性化的,只要拿出图来,我就能做。”杨永智说。
杨正贵也紧跟时代潮流,根据年轻人的喜好,定做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银饰品,如银画、花丝手镯等。
如今,黄平银饰已成为当地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
2017年,杨正贵远赴马耳他,参加“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他带去的黄平苗族银饰作品得到外国朋友的赞赏。2022年,杨正贵参加贵州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展演活动,现场展示银饰制作技艺,吸引许多观众驻足。每逢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杨正贵会到黄平县飞云崖景区进行非遗展示。
这些年,杨正贵多次走进凯里学院、黄平民族中学等当地学校授课,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苗族传统工艺之美。2022年,杨正贵在自家店内设立非遗工作室,成为青少年研学的好去处。
在机器生产越来越普遍的当下,杨正贵仍坚持纯手工制作。“做银饰,不仅要会加工,还要有创意。”对杨正贵来说,创意在他的脑子里,通过手来实现,可以灵活变换,乐趣无穷。(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隽逸)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