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业转向“员工制”

发布时间:2024-12-16 04:13:03 来源: sp20241216

  日前,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陵州职业培训学校,老师正在给学员开展家政技能培训。   潘 帅摄(人民视觉)

  “找个负责任的家政人员得靠运气”“口碑好、能力强的阿姨档期很难排”“好家政是稀缺资源”……提起找家政人员的经历,不少雇主发出这样的声音。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家政服务正走进千家万户。从居家养老到育婴育幼,从保洁烹饪到收纳整理,家政服务种类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来越精细。据统计,2022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已步入万亿级市场,企业数量超过100万家,从业人员约3800万人,发展前景广阔。

  不过,当前国内家政服务业以中介制为主,雇主寻找家政人员,主要靠中介推荐或口口相传。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员工权益保障尚不完备,加之家政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政行业的发展。北京市一家家政公司中介人员告诉记者:“在推荐上岗前,我们会对家政工进行面试评估,包括育婴知识、烹饪常识等。但不少家政工对薪资要求较高,专业知识和能力却十分有限,与雇主需求较难匹配上,行业的流动率也很高。”

  如何更好地促进供需匹配、推动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家政业从“中介制”迈向“员工制”是关键举措之一。

  为规范家政行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和引导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把员工制企业转型作为家政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推动家政服务业迈向“员工制”有啥好处?首先是家政服务更规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彭福伟介绍,《指导意见》从员工制家政企业运营模式着手,通过签订电子合同、统一平台监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员工制家政服务人员全员持证上门等手段,进一步完善了家政服务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家政行业从业者来说,家政服务业迈向“员工制”,有利于保障员工相关权益,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可度。

  《指导意见》在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员工制模式下,家政企业从传统的介绍人转变为管理者,服务人员将成为公司的员工,就业更加稳定。此外,在优化商业保险制度、健全职工权益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制度设计。“实行员工制,将家政服务人员从‘灵活就业’变为‘稳定就业’,能够降低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增强行业‘粘性’,吸引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多层次人员加入到家政服务业,有利于家政服务行业和家政企业长远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

  《指导意见》还提出,督促员工制家政企业为各类人员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提高其保障水平。注重在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中选树表彰先进人物,在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和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在子女教育、积分落户等方面给予照顾。“员工制家政企业通过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畅通员工职业化发展通道,能够使家政服务人员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执业更加体面,员工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也会进一步提升。”李超说。

  推动家政服务业从“中介制”迈向“员工制”,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彭福伟介绍,《指导意见》鼓励家政企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巾帼家政等知名品牌。“这些举措能够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让优秀的员工制家政企业脱颖而出,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家政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实行“员工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但论长远计,“员工制”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行业流动率高、消费者满意度低等问题。“总体看来,促进家政服务业向员工制转型是家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将促进从业更加体面、就业更加稳定、发展更加规范、风险更加可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范宪伟说。

(责编:梁秋坪、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