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中国人民大学携手中央民族大学开展“大国边疆”实践调研侧记

发布时间:2024-12-24 01:41:20 来源: sp20241224

  今年暑假,有一批大学生奔赴边疆。他们在内蒙古草原,见证“芳草鲜美,牛羊成群”背后的生态保护历程;在吉林,观摩汽车工业、拜访退伍老兵、探究文化街背后的文旅融合过程;在云南,调研咖啡、茶树等特色产业,听“追象人”、戍边战士讲自己的故事……

  为探索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开展为期近2个月的“大国边疆”育人工程实践调研活动,这已是活动举办的第二年。

  作为“学术研究和实践调研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观察、倾听、交流,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如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答案就在实践中。

  “我国边疆地域辽阔,战略地位重要、多民族聚集、资源禀赋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离不开大国边疆。”在启动仪式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查显友说道。

  因地制宜,扎根大地

  边疆的问题生动而具体,实践团的研究也需因地制宜。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象是这片土地上的“明星”——2020年16只大象集体北上的故事成为中国生态保护的一段佳话。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要向红土地讨生活,还面临着如何与象和平相处问题。

  基于此,实践团的成员找到勐伴镇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的两位“追象人”进行访谈,了解西双版纳地区采取的野象保护措施。“追象”不仅是监控象群的行踪,还涉及到如何处理人象冲突的问题。甚至监控本身也并非易事,因为“大象是不放假的”,“追象人”白天跟、晚上追,用全年无休守护村庄平安。

  当地的特色产业给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生马睿留下了深刻印象,“云南的红土地不算肥沃,这里的人们不断寻找合适的作物,红薯、玉米和茶树的加入让这片贫瘠的土地有了新的色彩。”

  采访戍边战士、体验象脚鼓、参加“中老边民大赶摆”……丰富的实践让边疆印象有了真实的质感。“从前的我觉得‘民族自治州’陌生且遥远,经过为期一周的实践走访调研,方真真切切地体悟何为边疆、何为民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钟峥云说道。

  这种“真”也成为学术研究的养分。“这次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边疆调研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很大助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学生佧米然·克里木表示,“通过与当地民众进行访谈与交流,我理解了导师让我做宗教文化研究的深意。”

  地方出题,师生答题

  作为一项浩大的工程,“大国边疆”育人工程覆盖9个陆地边疆省、45个陆地边境市。调研内容涉及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生态保护、国家安全五个主题。

  如何为不同的地方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学校选择“专业赋能”。

  2024年1月,“大国边疆”第一期实践团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调研。崇左“沿边境、邻首府、连东盟”,“小语种直播+跨境电商”是当地特色产业模式。

  跨境电商如何发掘“边”潜力?实践团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调研团由商学院、统计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的学生组成。他们梳理崇左及邻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分析贸易额增长的原因,并从人才、产业、经贸合作、物流等方面给出建议。

  三沙市是汉族、黎族、壮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区。5月,“大国边疆”实践团应海南省三沙市之邀前去调研当地的建设发展情况。面对“地方出题”,中国人民大学组建了一支来自不同专业的实践团“多维答题”——经济学院的学生关注当地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渔业、旅游业;法学院的学生关注其作为国际法实践最前线如何守卫国门;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关注当地如何使用海洋科技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始于调研,不止调研

  这场边疆行,不止有一张“学校答卷”,还有“一幅画”、“一堂课”、一场交流和合作。

  辽阔的平原上,“草原额吉”都贵玛正手扶凭栏从容微笑;“塞上愚公”董鸿儒“背靠”蓝天林海讲述自己的护林故事……在访谈结束后,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杨轶博创作了一幅幅民族团结人物的速写肖像画。

  此外,实践团还拜访了民族地区的大、中、小学,“解锁”思政教育的更多“打开方式”——发起成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师生学习宣讲团,联合当地学校孵化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课程等。

  调研归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杜淼总结此行收获:“在一场场访谈中,我明白田野调查不是问答,而是融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崔蕴辉说:“行走在西南大地,我对如何在人生旷野上定位自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未来能更好地将所知所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刘军 宋珂欣 实习生 高源璞 报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