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新”风劲吹——新质生产力激发外贸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1-02 02:28:05 来源: sp20250102

  【经济界面】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5%,外贸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在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展望下一阶段外贸形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如何继续保持领跑地位?外贸“质升量稳”的信心和底气来自“新”风劲吹,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

向“新”出发 紧抓行业新趋势创新产品

  “用甘蔗渣制造的可降解餐具出口热销,导致甘蔗渣比甘蔗卖得还贵。”说起当下在外贸市场节能环保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举了一个十分生动有趣的例子,“现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环保餐盘、环保吸管替代了一次性塑料制品,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第135届广交会日前圆满落下帷幕,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历史新高,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受到国际市场热捧和青睐。有着67年辉煌历史的广交会被喻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也是全球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风向标”。精品荟萃、万商云集的广交会折射出中国外贸的真实镜像,彰显了“中国智造”的硬实力。

  “‘中国品牌’‘中国设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成为企业新的增长引擎。”浙江同富特美刻国际贸易中心事业部总经理鲁燕的话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切身感受。中国企业紧抓行业新趋势,突出原创设计和技术创新,以高品质产品打响自主品牌,抢抓新商机。

  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现场展示新品超100万件,举办了334场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企业在线上平台累计上传展品超254万件,其中新产品66万件、智能产品1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40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21万件。参展企业当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5500家,比上一届增长20%。超过1万家参展企业的研发投入在总销售收入中占比超过10%。

  更加具有创新活力、更趋数字化智能化、更加绿色低碳化——这是本届广交会的突出特色,也是中国外贸的亮丽底色。

  “近年来,中国出口结构一直在优化升级。从产品结构来看,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出口势头良好。”李兴乾指出,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新三样”为例,2022年“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88.4%,2023年进一步增长了27.6%,出口规模已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同时,一大批中国外贸企业注重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在形成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优势。

  李兴乾认为,结合一季度的出口表现,可以看到有三个领域创新活力充沛,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一是成套设备出口基础雄厚。中国的汽车、装备制造行业凝聚了长产业链、全产业链的创新成果,如果把其中一些零部件、功能系统单独拿出来,都是创意十足、科技感十足。“例如汽车中的车载语音系统,现在正向AI领域高速迈进;工厂、仓储物流中常用的叉车也逐步实现电动化、无人化。”李兴乾说。

  二是智能产品出口需求增加。中国出口产品正在向“专精特新”发展,深耕细分领域。以智能机器人为例,扫地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自动割草机器人、高空幕墙清洁机器人等都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7年至2022年,中国机器人安装量年均增速达13%。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速达86.4%。

  三是低碳节能环保产品深受欢迎。更加节能的空气源热泵设备,相比传统的电加热或者燃煤锅炉节能达75%,在欧洲市场热销。可以无水印染的纺织新面料,能使印染环节更节水节能,而且没有污水排放,深受消费者认可。

拓展新领域,外贸新动能加速蓄势聚力

  日前,在江苏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出口货物装卸区,一批批来自各大头部电商平台的货物正在通关。“与去年一季度相比,纽约、达卡直飞航线的开通使得跨境电商的平台和种类更加丰富,海关便捷的通关保障也有效帮助我们控制了成本。”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南京分公司跨境电商业务负责人朱礼强说。

  目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全货机货运航线6条,其中3条洲际航线主要搭载跨境电商货物,包括小家电、日用品、服装、玩具、装饰品等。今年一季度,南京禄口机场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出口货物6837吨,同比增长4.22倍。

  自2014年以来,跨境电商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9.6%,其中,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增长11.8%。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跑出了“加速度”。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助力各国消费者、生产者“买全球、卖全球”,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一股“新势力”。

  全球跨境电商不仅助力我国产品通达全球,也成为境外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一季度,经初步测算,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其中,出口4480亿元,进口1296亿元。近年来,海关针对跨境电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效能,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和通关便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有力促进跨境电商健康规范发展。

  “下一步,海关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聚焦跨境电商监管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持续推动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便利国内外消费者和生产者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吕大良告诉记者。

  外贸领域“新”风劲吹,除了不断快速增长的新业态新模式,还体现在贸易方式的新变化、贸易伙伴的新拓展。

  从贸易方式看,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达64.6%,这反映出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加工贸易从传统的加工制造环节正在向设计、维修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2023年高新技术产品占我国加工贸易总出口的比重提升到53%。

  从市场分布看,贸易伙伴更加多元。2023年,新兴市场占我国出口比重提升至55.3%。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更密切,今年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到46.7%。从出口商品看,既有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仪器仪表、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品,也有满足民生需要的家电、服装等消费品。从进口商品看,我国与共建国家积极分享中国大市场的机遇,一季度从共建国家进口的能矿产品以及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等工业品不断增长。

抓住新机遇,有信心实现外贸“质升量稳”

  对于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用三个方面挑战和三个方面的机遇来概括。

  近期世贸组织发布了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将2024年货物贸易量增速调低到2.6%,比去年10月的预测值低了0.7个百分点。外需增长预期放缓的同时,地缘冲突风险增多,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

  从机遇来看,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或者说“三好”:一是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断夯实。外贸的表现和国内经济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5.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这为巩固外贸基本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企业预期持续向好,信心不断增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8%,重回扩张区间。最近对广交会2万多家参展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手订单增长或者持平的企业占比达到81.5%,比上届提高16.8个百分点,企业对订单的情况相对乐观,开拓国际市场也更加踊跃。

  三是重点行业企稳向好,动力不断增强。电子信息行业经过长达两年的下行周期,主力产品贸易在逐步复苏,一季度,我国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4.2%,进口增长14.3%,电脑及零部件出口增长8.6%,展现出相关产业较强的配套和集成的能力。

  据吕大良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延续良好态势,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发展贡献越来越大。从经营主体数量上看,每10家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企业,差不多有9家是民营企业。从增速看,民营企业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快于整体4.8个、7.8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4.3%,稳外贸主体地位持续巩固。

  民营企业创新实力越来越强。民营企业是引领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最大的进出口主体,一季度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6.2%,高于同类产品整体增速12.2个百分点,为外贸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孕育、积厚成势作出重要贡献。

  民营企业贸易伙伴越来越多元。民营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敢拼敢闯,把生意做到了五洲四海、全球各地。一季度,民营企业在传统和新兴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对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1.8%、9%、6.7%,对东盟、拉美、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10.9%、20.2%、12.8%。

  “总的来看,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势头正好、前景可期。”吕大良表示,下一步,海关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主要是围绕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送政策、解难题,不断激发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外贸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今年外贸‘质升量稳’的工作目标,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作出贡献。”郭婷婷强调,商务部正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抓紧研究和陆续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务实管用的稳外贸支持举措,帮助外贸企业增强动力、开拓市场。

  (本报记者 张翼)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