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两会】体现就业优先的鲜明导向

发布时间:2024-12-30 21:39:40 来源: sp2024123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以上,相比2023年“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目标,两字之差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态度,表明了我国稳增长保民生的坚定决心,以及加大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政策力度。

  就业一头连着亿万家庭,一头连着发展大局,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也是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当前形势下,稳就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一方面,总量压力不减。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再增21万人。另一方面,青年群体“求职难”与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结构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解决好就业问题、促进就业稳定,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近3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都超过了1200万人,来之不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要靠发展,把经济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经济增长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要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各类经营主体提振信心、增产稳岗、释放活力。2024年我国经济增量有望大于去年,这将为扩大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在实践中,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以产业发展、扩大内需等促进就业,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形成更多就业增长点。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推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

  稳定就业的关键在于稳定经营主体。民营企业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民营企业,要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创业具有就业倍增效应,要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坚决清理取消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强化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构建衔接校内外的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就近就地就业,加强脱贫人口、大龄农村劳动力就业帮扶,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格局。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兜住兜准兜牢就业底线。

  民生连着民心。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解决好很不容易。惟其艰难,更需用心用情、抓实抓细,全社会共同努力,夯实这个“民生之本”。 (作者: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