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8:56:19 来源: sp20241124
据报道,广东一学生家长吐槽称,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竟包括一份详尽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填写父母工资、房屋还贷、汽车、食品、日常消耗品等财务细节。
从家长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串敏感提问出现在亲子阅读作业板块。或许出题人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促使孩子树立节俭消费观。寒暑假作业中的抄写计算少了,与思想道德和能力培养相关的多了,这本是好事。但是这道题表述方式显然不妥,让家长为难,也与个人信息保护相悖。
父母收入是家庭隐私一部分,房车贷款情况或许更不愿公之于众。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誊上寒假作业,有变相了解学生家庭财务状况的嫌疑。作业有强制学生回答的属性,为了完成这道题,孩子们必定要去问家长实际收支情况,由此可能造成攀比、自卑等心理;看到这份拐着弯的家庭信息摸底调查,家长也难免嘀咕,孩子在班里会不会被区别对待。这到底是寒假作业,还是老师因“财”施教的备忘录?
学校调查学生家长收入和职业的现象不在少数,长期以来引发家长对教育公平的担忧。为此,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做出“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的规定,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如人意。涉事学校如果仔细研读了这份通知,就应该遵循对家长信息“非必要不采集”的原则,提高对学生隐私权的保护意识,从出题思路上避免这类有争议的提问。就算没看过教育部门的规定,过度采集个人信息,也违反了“民法典”中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是对学生家庭权益的侵犯,本就不该发生。
家长挣多少钱、开什么车、还多少款等隐私,不仅是寒假作业应该严格恪守的边界,也是学校教育必须遵守的底线,更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前提。
北京晚报 辛音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