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从“人养鹮”到“鹮养人”:“朱鹮之乡”绿色存量释放经济增量

发布时间:2024-11-23 08:48:57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陕西洋县3月16日电 题:从“人养鹮”到“鹮养人”:“朱鹮之乡”绿色存量释放经济增量

  作者 李一璠 杨英琦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在唐朝诗人张籍的诗中如此描述一种鸟类——朱鹮。

“定居”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朱鹮。 李一璠 摄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是东亚特有物种,由于栖息地环境破坏等原因,20世纪70年代人们曾一度认为该物种已灭绝。1981年5月,科研人员在陕西汉中洋县重新找到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朱鹮。

  历经四十余年,在多方协力保护下,截至2023年,全球朱鹮数量已达1.1万只,创造了从孤羽七只到万鸟竞翔的生态奇迹。

朱鹮振翅低飞在洋县油菜花田上。(资料图)洋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1981年发现朱鹮以来,洋县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投放鱼苗、改善水质、实施“鹮田一分”项目等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数据显示,2023年,该县共获得优良天数333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9,全县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如何破解“保护世界珍禽朱鹮与发展县域经济”的矛盾,推动生态价值转换?秦巴腹地的“朱鹮之乡”洋县打破思维定势、探索创新实践,在生态产业化发展中寻找“洋县方案”。

  走进地处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洋县草坝村,可远眺秦岭叠翠连绵起伏、村居点缀阡陌之间,近观朱鹮振翅低飞、田间林下稻肥梨香。

初春时节,洋县草坝村一景。 李一璠 摄

  “作为许多朱鹮繁衍栖息觅食地,草坝村积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统一施肥、动态监管、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洋县草坝村党支部书记刘煜华介绍,该村黑米、红米、黄金梨等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同时,已认证有机稻米、梨果2600亩,建成有机食品生产车间6个,生产的黑米醋等9类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为强化统筹,形成合力,洋县还打造了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有机产业园——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目前,园区落户企业16家,初步形成食药制造、酒水饮料、农副产品深加工3条产业链,涵盖15大类111种产品。截至2023年底,园区实现总产值36.7亿元。

洋县有机水稻基地。(资料图)洋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最初从黑米起步到现在发展五彩稻米,洋县有机农产品销量可观。我们还研发出了黑米茶、黑米糊、黑米锅巴等深加工产品。其中,黑米茶远销日本、法国等地,因其营养价值高,法国客商笑称是‘黑色美容饮’。”陕西双亚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亚刚表示,其公司位于循环产业园区内,年产值达1.5亿元,未来将与相关部门探讨策划黑米酒等特色产品出口,拓展国际市场,为擦亮“朱鹮之乡”名片贡献力量。

  “多年前是洋县人养朱鹮,如今真是朱鹮‘养’人了。我认为朱鹮保护和有机产业相生相依,洋县因朱鹮保护获得极佳的生态环境是有机产业发展的根基。曾经,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导致传统作物减产,许多乡亲面临‘转折’或是‘机遇’,如今因有机产品的种植、销售,大家增收致富有了新生活。”周亚刚感慨道。

游人在洋县采摘有机黄金梨。(资料图)洋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洋县围绕有机产业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建立“产学研用”创新机制,推进有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技术联合攻关,建成全国首个专门从事有机领域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市级专家工作站——洋县有机(绿色)产业专家工作站。该县先后制定了《洋黑3号品种栽培要点》等多项技术规程,完善生态有机产品加工生产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因“鹮”生“机”,洋县多年来积聚的绿色存量已化为经济增量,通过发展有机黑米、稻渔共生、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在“有机产业延链、生态价值转换、文化旅游促销”的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如今,在洋县,人们可以赏秦岭四宝、逛朱鹮梨园、观蔡伦造纸、尝有机食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洋县正在发展全域旅游、生态旅游,深挖朱鹮文化、蔡伦纸文化、民俗文化等内涵,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教育研学等新业态,充分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活力。

“定居”洋县的大熊猫。 李一璠 摄

  “洋县将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定位,一如既往地做好朱鹮繁育和保护工作,同时强化‘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高有机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以生态为特色、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建设朱鹮、有机、非遗等文化产学研示范基地,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洋县县长张军表示。(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