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社区建设“缺什么补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19 01:38:58 来源: sp20241119

  社区建设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生活体验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提升了居住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

  标准差在哪里

  我们所生活的社区离完整社区的标准还差在哪里?社区建设如何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回应了我国社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明确了完整居住社区的6个目标,包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健全、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活动空间充足、物业管理全覆盖以及社区管理机制健全,每个目标包含相应的建设内容,共计20项。

  其中,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要求社区必须有一个社区综合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个托儿所、一个老年服务站、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而每个建设内容都有对应的建设要求。比如,一个老年服务站的建设要求是,与社区综合服务站统筹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居家日间生活辅助照料、餐饮、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具备条件的居住社区,可以建设1个建筑面积不小于35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膳食供应、保健康复、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

  完整社区建设“缺什么补什么”。7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决定在我国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重点解决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试点社区将在开展专项体检的基础上,摸清设施配套、环境建设、服务治理等问题短板,制订完整社区建设项目清单,补齐养老、托育、健身、停车、充电、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小修小补”点等设施短板,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推动家政进社区,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关注“一老一小”

  老年人和儿童在社区中时间最长,使用设施最频繁,且步行能力有限,是居住社区要优先满足、充分保障的人群。建设完整居住社区,就是从保障社区老年人、儿童的基本生活出发,配套养老、托幼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江西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湿地公园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与老人、儿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提供健康咨询,并联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开设绿色就医通道,辖区居民可优先享受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分级诊疗格局。结合工会职工之家场地优势,打造幸福社区食堂,对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补贴。同时,为办好城市助餐传递温度,在所辖3个小区内完善助餐设施,打破小区边界,实现多点融合,让辖区老人既有人照料吃住又能治疗疾病,基本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缤纷社区有这样一条路,名为“无忧通学路”。这里的小学生带着电子设备,当独自上学放学时,就沿着社区划定的蓝线区域行走,如果出了蓝线区域,家长会收到偏离提示。这条“无忧通学路”以5个小区为起点,连接几所小学,全长约1.5公里,采用线上线下四大系统,形成“实体硬件+志愿者护学+数字云守护”相结合的多维安全保障措施。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缓解了校园门口交通拥堵,培养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目前,每天约有240名学生经过“无忧通学路”上下学。

  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不仅为老人和儿童提供了更多设施和服务保障,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使得社区环境大为改观,面貌焕然一新。例如,加装电梯让居民生活更便利,完善菜市场、公园绿地、剧场广场、儿童活动场地、健身场地、智能健身环道等,让社区生活更惬意。

  探索可持续运营

  完整社区建设该如何更好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的推进离不开科学规划,也离不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可持续运营机制及多元化投入机制。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省为了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建立“集成推进+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成立了28个省级部门组成的专班,统筹推进完整社区工作。同时,全省设区市、县(市、区)也相应建立工作专班,形成省市县上下联动的三级专班体系。同时,浙江省还建立了“全域规划+年度计划”实施机制,按照到2025年底创建社区覆盖30%城镇社区的目标,同步制订完整社区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乐山社区结合城市体检,形成试点方案,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团队专业作用,针对街道景观提升制订街道设计通则、“一路一册”乐山路设计图则和“一幢一图”街面建筑导则,明确片区整体提升技术指引和施工蓝图。

  九江市柴桑区公园社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采取“政府+企业+国资公司”模式,以平台公司融资为主,社会资本和政府专项资金为辅,整合建设资金。政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社区内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平台公司融资主要用于公园、社区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补充建设便民休闲设施。社会资本投资主要用于建设社区光伏节能设施,运营社区托育中心、养老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超市、便民服务网点等经营性公共服务场所。

  一些城市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引入社区建设运营。比如北京市探索“改造+运营+物业”模式,不仅在社区运营阶段纳入资本运营,还在社区建设阶段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其中,通过后期运营收入反哺建设投资,实现既有社区改造提升可持续发展。(经济日报 记者 亢舒)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