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擦亮中部地区产业“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4-12-14 00:38:26 来源: sp20241214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以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创造了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区域发展格局中,中部“脊梁”的地位举足轻重。

告别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现代农业新模式打造“中部粮仓”;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新型能源原材料产业;创新开路、加速协同,以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中部地区结合自身优势、紧扣战略定位,在发展中亮出一张张产业“新名片”。

智慧、集约:打造现代农业新模式

跨淮河、拥长江,拥有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的5个,用全国约四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粮食,丰收的中部,是“大国粮仓”的重要根基。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湖南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华智生物国家级分子育种服务平台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开展种质资源基因型精准鉴定。

基于实验室里的高通量基因检测系统,这里单次就可检测上万个种质样本,育种效率和精准度均大幅提升。

“以水稻为例,分子育种可以将稻种的生物信息‘翻译’为可供决策的数据语言,让研究人员精准聚合增产、抗病虫害、耐盐碱等优良性状。”华智生物副总裁王朝晖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以科技赋能良种选育为代表,“中部粮仓”正告别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速良种良田良机良法深度融合,亮出粮食生产“新名片”。

4万亩麦田5天收完。5月底,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尚跃调度数十位机手,加紧收割。

“今年新购置了三台新型大马力收割机,哪怕遇到‘烂场雨’也不担心了。”尚跃说,以前收割机脱粒速度跟不上,“吃粮”多了容易“噎着”,今年更新的收割机动力匹配更优,相较去年亩均减损约10公斤。

空中有卫星“带路”,田间有先进农机“开路”。从大河之南到洞庭之滨,播种科学高效,智能化、机械化收割已经成为主流。

向科技要产能,向规模要效益。从田头到车间、从产业到政策,中部地区在发力——

河南从2022年起启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适用现代化装备、规模化经营等,预计建成后每亩可多打220斤粮;

安徽做好“粮头食尾”大文章,在皖北地区重点培育“品质粮食、优质蛋白、绿色果蔬、徽派预制菜、功能食品”五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江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76家,180多款优质农产品入驻高端商超、高端餐厅;

……

中部地区不断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让传统农业释放出更大的潜力。

绿色、低碳:加快能源原材料转型升级

自动焊接、自动敷设、AGV小车自动“运”货……走进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自动化单晶组件制造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中。

石英砂是光伏玻璃的重要原材料。抓住光伏产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重要“风口”的契机,安徽滁州建立了覆盖石英砂、硅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吸引了隆基乐叶、东方日升等一批头部企业,致力打造“光伏之都”。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助推能源结构转型,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中部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新名片”。

以光伏为例,目前,全国有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组件“安徽造”;2023年,安徽省光伏制造业营收超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

山西是煤炭大省,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单班减人30%,煤矿单工作面平均月进尺提高8米,智能化人工干预率降低至10%、产量提高2.5%……在山西省霍州市的山西焦煤集团李雅庄煤矿井上控制中心,综采队技术员邢阳阳通过一键启停控制按钮,就能够对井下综采面实现控制。

如今,山西地下采煤工作面全部实现了综合机械化,54%的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以上。

能源原材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新能源材料直接关系到未来清洁能源的“造血”能力。

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发人员正在中伟新能源行业超大规模前驱体研发试验车间里,对新材料开展多维度性能测试。

“这一独特的研发体系可以高效完成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更好适应新能源材料快速更新迭代的需求。”中伟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南已形成从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储能系统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条,前驱体研发生产全球领先,磷酸铁锂出货量、正极材料产能等位居行业前列;山西外送绿电在全国位居第一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6.4%;湖北绿电装机占比达到65%……

创新、协同:构建制造业新发展格局

5月9日,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在位于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蔚来合肥第二工厂下线。同样在5月,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启用城市测试跑道,这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首个此类型测试场。

拥有7家整车企业、将汽车产业列为“首位产业”的安徽,今年1至4月的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1%。

自2019年5月在江西举行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以来,中部地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比重分别达27.3%和17.8%。

走进位于湖北鄂州的华工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园,一台长30米,重45吨的“大家伙”正被打包吊起,准备转运出口。

华工激光重型管材切割产品线总工程师范大鹏说,得益于10余年创新迭代和省内激光产业供应链体系支撑,这款产品不仅技术实现超越,而且售价还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低60%以上。

装备制造是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之一。这台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型管材激光切割加工智能装备,拥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可在十几米的大型钢材上以0.1毫米的精度“雕花”。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中部各地在发展新兴产业、打响创新招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协同共进,携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5月31日至6月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首次采用了六省大联合模式,分工协作、联合招商,6场产业链招商推介会分别由一省牵头、五省配合,集聚六省合力,共谋中部产业“大格局”。

由安徽省牵头举办的中部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暨投资安徽行(长沙)推介会上,安徽省汽车办副主任刘文峰表示,湖南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与安徽汽车“首位产业”互补性很强,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可以合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立足中部,创新与协同并举;放眼新发展格局,更要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衔接、融入。

未来,中部地区还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

进一步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中部的“新名片”必将越擦越亮。

(记者刘菁 马姝瑞 水金辰;参与采写:谢奔 王劲玉 王自宸)

新华社合肥6月12日电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