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发布时间:2024-11-16 19:43:16 来源: sp20241116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许维娜)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程絮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等教育革新是培养拔尖人才的必然要求,对于完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亟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作为面向未来、高水平、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突破性的现代化生产力,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与高素质人才的有机结合。”程絮森认为,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量,其培养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驱动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具备深厚专业素养、探索精神,通过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刻苦攻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引领产业升级,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中坚力量,有能力把握科技趋势,推动产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是聚集创新资源。拔尖创新人才是地区吸引投资、技术与人才资源的重要因素,特定区域的资源聚集将加速新技术、新产业孵化,形成完整产业链与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新型生产要素与高效组织方式。

程絮森表示,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新质生产力时代背景下,具备高度创新能力、复合知识结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具体而言,拔尖创新人才具备以下特质:一是颠覆性创新能力。二是跨领域交叉能力。三是人文科技伦理素养。四是前瞻性战略眼光。

在程絮森看来,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应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实现三者有效贯通、做到“四个融合”发展。

一是跨学科知识融合学习。打破传统学科间刚性边界,形成开放式培养方案与学习结构,激发跨领域思维与创新能力,兼顾人文素养与科技伦理素养教育,组建跨学科交叉联创共同体,探索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行动,将人工智能渗透至垂直学科领域。

二是项目与课堂融合教学。以培养方案与教学课程体系为载体,构建以教师课堂讲授甚至线上教材教程学习为根基、以复杂项目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双轨制”教学体系,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以解决问题、解决好问题、解决新问题作为拔尖创新人才标准。

三是产学沿用融合培养。紧密连接高校、政府、产业、社会四方需要,推动课堂教学内容、技能培养体系的更新迭代,设置校内外双导师机制,探索“订单式”“微证书式”等合作模式,发挥用人单位、投资机构、政府机关在高校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

四是大中小学融合发展。贯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有序衔接,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搭建一流教学资源平台,依据基础教育学习情况,生成专业性、针对性的个性化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后期,设置大学专业引航导师,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培养环境等方面构建长效贯通机制。

(责编:杨虞波罗、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