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2:07:36 来源: sp20241221
“合肥高新一号”卫星搭乘中国民营火箭首次海上成功发射;国盾量子推出全球首款小型化可移动的量子卫星地面站……安徽省合肥市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加速锻造新质生产力,重大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成果加速转化
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汇聚了“超高真空”等尖端技术。2019年8月,科研人员基于“人造太阳”上的高精度太赫兹激光偏振干涉仪监测技术,在合肥市庐阳区成立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去年8月12日,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创造了场强45.22万高斯的世界纪录,依托该装置衍生的成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团队针对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新药研发取得进展。
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技术积累,合肥市产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市高新区三方共同成立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并引进成熟、先进的质子治疗系统作为验证,成功研制出国产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华表示,目前,该治疗系统已完成出厂前验证,即将在合作医院投入使用,有望打破国外在此领域的垄断,大幅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依托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近年来联合企业组建安徽省先进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实验室,致力于研发制约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发展的高分子膜,其中动力锂电池隔膜成果可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合肥正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推重点项目4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930亿元。”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推进处副处长李辰说。
除大科学装置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统筹布局人工智能、数据空间等研究院和30个前沿交叉平台,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基金,已转化成果300余项,孵化企业200余家。
创新要素集聚
“202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中科大校长共同商议,提出建设‘科大硅谷’的构想。”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科学中心处处长方秀说。去年6月,《“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科大硅谷”扬帆起航。
根据方案,“科大硅谷”先期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其中,核心区位于合肥高新区,布局一批高品质创新创业平台;蜀山、高新“两园”,主要侧重中科大师生创业和成果转化;“讯飞小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科创小镇。
“通过建立运营体系、组建政策基金工具等,‘科大硅谷’建设全面展开。”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场景创新推进处处长张杰说。
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对于职务发明在“科大硅谷”内转化的情况,按照贡献大小由省市给予一次性奖励。在科技创业方面,“科大硅谷”对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启动资金和500平方米创业空间支持。在汇聚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对“高精尖缺”人才按照年收入财力贡献15%以上部分给予等额奖励。在投融资方面,允许管理团队以10%为上限跟投。
目前,“科大硅谷”在深圳、美国硅谷等地组建了7家创新中心;整合、新建高品质创新创业载体340万平方米,10余家商业银行在“科大硅谷”设立专营机构,各金融机构支持载体建设贷款投放超50亿元;常态化举办科创股权实战营等创新创业活动,惠及200多家企业,参训超6000人次。
拓展应用场景
今年9月底,合肥园博会举办期间,骆岗中央公园全色光显光趣园展馆的激光影秀在激光、投影、光束、烟火和气柱等设备的巧妙融合下,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精彩的建筑光影秀表演。
打造全色光显光趣园是合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应用场景、推动其走向市场的举措之一。
去年5月,合肥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旨在为创新型产品和技术快速进入市场提供应用场景。今年,合肥又组建全国首个城市级场景公司,推进场景应用创新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超1200家,促成意向合作106项。
通过连续举办场景创新峰会、独角兽企业合肥行、合肥场景大赛等活动,合肥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为全域道路自动驾驶、低空飞行运营、新型储能等新经济、新模式开辟新场景、新赛道。“今年以来,合肥已帮助160余家创新企业梳理挖掘相关可开放场景,吸引80余家外地独角兽等企业到来。”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战新处四级主任科员朱显宇说。
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汪华余介绍,合肥市共面向社会发布了196条场景能力,制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及推广实施方案,今年认定首批“三新”产品50个;共面向社会发布175条场景机会。截至今年9月,共有74个场景形成对接,引进了500余家科创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经济日报记者 梁 睿)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