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00:36:00 来源: sp20241220
新疆军区某合成团“亮剑士兵”剧组演出剧照。
士兵搭建的舞台,温暖走心的细节
在新疆军区某合成团,下士谢鹏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头衔”——“亮剑士兵”剧组的导演、编剧兼演员。
结束一周的紧张训练后,战友们围坐一起,为剧组演出的精彩节目喝彩,为身边战友的多彩故事鼓掌,在笑声与泪光中感悟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个光彩夺目的士兵舞台从何而来?
去年夏天,该团孙政委到二连蹲点时,与官兵们一起在连队俱乐部观看了一部名叫《红色家书》的情景剧。
舞台布置很简单,但引人入胜的剧情设计、生动细腻的台词对话、细致传神的表演刻画,紧紧抓住了官兵的眼球,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是触及心灵的教育大餐,应该推荐全团官兵都来看一看。”看完这部连队官兵自导自演的情景剧后,深受触动的孙政委回想起不久前的一次政治教育课——
或许是教育内容比较枯燥,或许是教育形式不够生动,台下一些官兵不时眼神游离,甚至有人打起了瞌睡。
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多是“台上讲、台下听”,在激发官兵情感共鸣方面差强人意。
能不能试试用情景剧的形式来丰富教育手段?
情景剧《红色家书》的主创,是二连下士谢鹏。他毕业于一所艺术学院,既会编剧,又懂导演,还能上台演出。
团党委在广泛征求官兵意见的基础上,决定让谢鹏牵头组建“亮剑士兵”剧组,编排舞台情景剧,在全团定期上演。
为了鼓励官兵积极参与,团机关在强军网上发布了热情洋溢的招募信息,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咨询热线。
“我从小就梦想站在舞台上,为观众带去欢笑!”炊事班战士张胜杰鼓足勇气,说出自己的心愿。
一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通信兵,也拨通了咨询热线:“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我愿意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最终,从班排到机关,从列兵到排长,从参谋到助理,一支由不同岗位官兵组成的文艺演出队伍诞生了。
演员有了,团领导给剧组布置了第一个演出任务:以“预防训练伤”为主题,排演一部情景剧,提醒官兵在训练中科学做好防护。
这可把剧组愁坏了:“这么抽象的防护知识,该怎么用舞台剧来体现?”万事开头难,几经周折,剧组七拼八凑勉强排出一部剧。
演出现场,情节简单、台词生硬,互动环节更是尴尬,没有观众愿意主动参与。好不容易有个观众上了台,大家一看,原来是个“托儿”——卫生连的军医。
出师不利,导演谢鹏愁容满面。团宣保股迅速行动起来,积极联系驻地文艺团体,邀请专业编剧和演员,为剧组开设培训班。从角色塑造到情感表达,从台词把握到动作配合,剧组成员认真揣摩学习。
以此为契机,该团与驻地文艺团体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如何带给官兵欢乐的同时,将教育内容巧妙融入情景剧之中。
几经修改、打磨,剧组的作品《谁吃了蛋糕》终于出炉——
班长孙欢欢悄悄把仅有的一块蛋糕,留给了上等兵李润泽;为了感谢副班长陪自己练体能,李润泽又偷偷把蛋糕放到了副班长的内务柜里;而后,这块蛋糕在班内6名战友的内务柜中“漂流”传递……大家都想把好东西留给战友,最后这块蛋糕竟又回到班长手中。
一件平凡的小事,折射出官兵友爱、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温馨的剧情赢得大家喜爱,剧组排练的艰辛与汗水,都化作节目上演时的光彩与骄傲。
看完节目,列兵周宇不禁发出感慨:“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班长。虽然他在训练中严厉了些,但其实处处关心着我。”
“鲜活的舞台表演形式,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身边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美好事物,将那些饱含温暖的细节放大,传递给大家。”一营陈教导员说。
演出结束,官兵们沉浸在温馨感动之中,兴奋地讨论着剧情,久久没有散去。一名战士期待地问:“‘亮剑士兵’剧组下次什么时候演出呢?”
“亮剑士兵”剧组演出剧照。
寓教于乐的舞台,方兴未艾的魅力
周末休息时间,官兵们讨论的话题常常绕不开“亮剑士兵”剧组。他们创作的情景剧有的颇受欢迎,成为官兵追捧的焦点;有的却饱受争议,甚至被一些官兵“吐槽”。
该团一名领导说:“这正是创作的魅力所在。被大家吐槽的那些作品,更能激发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前不久,该团组织《如何当一名合格带兵人》主题教育课。授课开始前,幕布拉开,一级上士李津出现在舞台中央。
谢鹏编排的情景剧《瘦身日记》开演。主角李津本色出演,讲述了自己想方设法帮助班里新战士次丹多杰健身的故事。
“亮剑士兵”剧组走上教育课堂,效果立竿见影。精彩的演出,为战友们生动演绎了“军中之母”的平凡与伟大,让官兵们在欢声笑语中感悟、学习。
看完演出后,次丹多杰有感而发:“这部剧简直是‘神还原’!没想到,我的成长故事也能搬上舞台与战友们分享。”
最初,班长这个角色是由剧组成员王运凯来扮演。他几次向谢鹏吐露,塑造角色时,尽管已尽全力去揣摩,可总感觉自己演不出当事人那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
后来,谢鹏提议,干脆把主人公李津本人请上台,让他自己演自己,原汁原味还原这个故事。
有了情景剧的烘托、铺垫,随后的教育课效果良好,每一位参与者都沉浸其中。
课后讨论,列兵辛安吐露心声:“最近,我正因为班长督促自己训练太紧而生闷气。上完这节课,我体会到了班长的良苦用心。”
该团一名领导说:“要看到,寓教于乐的舞台,以独特魅力提升了教育质效。”
如同涟漪层层荡漾开来,越来越多官兵渴望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芒。随着时间推移,“亮剑士兵”剧组也见证了许多官兵的成长与蜕变。
一次,剧组与官兵互动时,一名战友在大家注视下,鼓足勇气站起来。他说出一个充满挑战的愿望——在团里即将开拍的一部短视频中,出演男一号。
该团领导带头为这名战士鼓掌:“我们要为官兵搭建更多舞台,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情景剧的编排过程中,官兵们学会了换位思考,体会到不同角色背后的情感与责任。他们通过扮演战友、家人,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团队的力量也因此更加凝聚。
情景剧《穿越》剧照。
容量有限的舞台,广阔无垠的事业
随着“亮剑士兵”剧组越来越火,各连都跃跃欲试,希望自己连队的故事有机会登上舞台。
新的问题随之浮现——各单位上报的剧本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
谢鹏看着手中的文稿,不禁摇头叹息:“质量是关键。剧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出的口碑。我们宁愿选择不演,也不能敷衍观众。”
一段时间过后,谢鹏的烦恼越来越多:不光缺新的好剧本,还缺排练时间。
前不久排练新剧本时,有4名演员没到位。无奈,谢鹏只好暂停节目进度。
接连两周,原本人头攒动的舞台旁空无一人。强军网上,战友们“催更”的留言层出不穷:“这么好的节目,怎么说停就停了?”
该团政治工作处一位领导也是“亮剑士兵”剧组的“粉丝”。他也敲击键盘留下一段话:“请不要轻易放弃,给剧组更多机会,让他们继续发光发热。这样的节目,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呵护。”
面对战友们的热情与期待,谢鹏心中充满前所未有的压力。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独坐灯下,反复修改剧本。他深知,自己不仅仅是在编排一场场演出,更是在为战友们传递温暖与力量。
团宣保股再次行动起来,进一步调整排练时间表,在官兵正常训练任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为剧组成员积极争取更多业余时间来排练;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为剧组解决排练过程中的其他难题。
在团党委大力支持下,剧组引进部分先进舞台设备,为情景剧的创作和表演提供硬件支持。与此同时,剧组成员不厌其烦,反复打磨每个剧本,力求将作品呈现得尽善尽美。
不久后,剧组即将重回舞台的消息不胫而走:“今晚有演出!赶紧吃完饭去抢个好位置……”
情景剧作为一种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能够汇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的能量,深入浅出地传达教育理念,让官兵们在欣赏中领悟,在领悟中进步。
不久前,该团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集关于“亮剑士兵”剧组的改进意见。总结吸纳官兵们反馈的100余条宝贵建议,剧组创造性推出了嘉宾点评、主持人访谈、时空对话等新颖模式,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某营教导员在一次节目中这样评价:“‘亮剑士兵’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将信念、精神、作风等核心内容传递给官兵。战友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部队的温暖,领悟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一部剧就是一次说理,一台戏就是一场教育。“亮剑士兵”剧组创作的节目就像一场场无声细雨,滋润着官兵的心田。
战士龙正睿说:“每当我站在舞台上,扮演那些为国家民族抛洒热血的英雄和身边的精武标兵时,心中充满了崇敬和自豪。这种体验,让我更加坚定了全力以赴练兵备战的决心。”
一年多来,“亮剑士兵”剧组为全团官兵奉献了几十部情景剧,生动再现了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热血沸腾的训练场景,还是惊心动魄的战斗瞬间,无论是战友并肩作战的情谊,还是家国情怀的告白,都演绎得有声有色。
每次演出后,现场观众还会给每一名演员打分。官兵们自发的掌声和呐喊声,就是对“亮剑士兵”剧组最大的褒奖。
“我们相信,这个士兵舞台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彩,为团队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如今,剧组的10多名成员已然成为战友们身边的“明星”。
“亮剑士兵”剧组不仅得到全团官兵的广泛赞誉和认可,还通过在强军网上的展演,吸引了众多兄弟部队战友的关注。
“走红”之后,剧本如何推陈出新?创作灵感如何源源不断?剧组后期怎样协调运转?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谢鹏和剧组成员们。不过,该团领导对剧组的发展很有信心:“剧组的成功,源于创作的节目增强了官兵的参与感。后续,我们要紧跟官兵活思想,不断创新发展,为官兵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梁晨)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