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写真)“银发族”追逐新潮再青春

发布时间:2024-12-15 08:41:02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社 长沙5月14日电 题:“银发族”追逐新潮再青春

  作者 唐小晴 李盈

  在湖南,越来越多追逐新潮的“银发族”走进人们视野,他们张扬个性、崇尚独立、愉悦精神。

  正在学非洲鼓的吕清喜欢和年轻人玩、穿新中式,常跟着社交平台小红书笔记去打卡,用自己的晚年生活重新定义“少女感”。“不是穿个超短裙就是少女,而是不管多少岁、无论脸上有多少皱纹,心里永远是少女。”

4月22日,在湖南长沙雨花区一兴趣课培训班,中老年人正在学习非洲鼓。 中新社 记者 杨华峰 摄

  “时间属于我们,金钱属于我们,身体属于我们,快乐属于我们。”吕清言语轻快。

  “老年人也是学无止境啊!”70岁的黄拥献不仅是葫芦丝十级选手,还报课学习了竹笛、陶笛、书法、中医、埙,自学了电吹管。只要有时间,她就背着乐器、扩音器,坐公交车到长沙湘江风光带吹奏《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报喜鸟》等歌曲。为迎合年轻观众,她会用电吹管献上粤语歌曲《护花使者》。

  黄拥献对记者说:“以前我把照顾家庭当作自己退休生活的全部,现在学会去感受生活、品味人生。”

  湘江风光带也是花鼓戏爱好者的舞台。唱腔优越的徐仁祥扮演老生,常在微信群邀约好友相聚于此,拿手剧目有《王金龙探监》《刘海戏金蟾》《四郎探母》。徐仁祥甫一开嗓,锣鼓、钵镲、二胡、唢呐、大筒立马合奏。

  徐仁祥所在的花鼓戏团有二三十位老人,平时还会参加庙会和弹四郎(长沙方言,丧葬用语中意指白事)。

  还有一些老年人务实地学起英语。在长沙市老干部大学的旅游英语课上,几十位高龄学生高声背单词,有的戴着老花镜认真写音标。坐在第一排的孙梦兰今年77岁,学完了两册《新概念英语》,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时能用英语简单交流。

4月24日,在长沙市老干部大学,老年人正在上旅游英语课。  中新社 记者 唐小晴 摄

  “老年人学英语重点是方便记忆,教学要耐心、循环复习,例句贴近生活、简单化。”授课老师孙凡总结出的“蹦词”法很奏效。

  中国有7.6万所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为“银发族”文化养老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开设近80门课程,每天2500多人次在校学习。今年春季投放6000多个学位,十分钟内就被抢完。

  “养老越来越精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每年针对老年人需求做调研,发现他们最近对茶艺、普拉提很感兴趣。”长沙市老干部大学教务处副主任杨新表示,老年人充电的同时,拓展了社交圈层、收获了情绪价值,更有部分老年人将经验技能再发挥,“银发人才”创造了新价值。

  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也为年轻人掘金“银发经济”开辟新渠道。孔维就职的湖南再青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开设形体舞、中国舞、声乐、器乐、模特等课程,提供兴趣娱乐和健身康养相结合的创新服务。

  孔维说,老年人消费结构从基本需求向健康、兴趣、体验等方向转移,消费目光对准艺术、体育、休闲、娱乐,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4月22日,在湖南长沙雨花区一兴趣培训机构,老年人正在学习模特走台步。 中新社 记者 杨华峰 摄

  老年人模特课老师周婷婷也发现,现在的老年人喜欢大胆尝试,勇于寻找自我,和年轻人一样喜欢中国风、牛仔、墨镜,讲究穿搭,他们正在开启自己的第二人生。

  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湖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老年社会工作专委会委员谷玉良说,老年人用积极生活理念和方式探索新型养老,文化养老、旅游养老是近年比较流行的方式,折射中国社会养老保障程度不断提升,积极老龄化理念深入人心。(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