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蓝色循环 破解“减塑”难题

发布时间:2024-11-27 18:34:55 来源: sp20241127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危害大,是世界性难题,治理起来难度不小,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迈过的坎。在浙江实践的“蓝色循环”模式就破解了这个治理难题,还获得了202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对环保产生变革性影响的个人、团体和组织。那么,“蓝色循环”这一模式是如何诞生的,有什么独特的创新之处,它又是怎样破解海洋塑料污染治理难题的呢?

  渔民黄全民捕完鱼回港的第二天,打了一个电话,叫来了“蓝色循环”项目的垃圾收集船。黄全民收好的垃圾,有一些是生活垃圾,更多的是作业时伴随鱼货打捞上来的海上垃圾。以前,渔船空间有限,为存更多的鱼货,黄全民会将这些垃圾直接排入深海中。在过去,这是渔民极为普遍的行为。据估测,一艘渔船每年会产生和打捞起至少500公斤生活和作业垃圾,如何能够让这些垃圾带回,不再流入海洋带来污染,一直是令政府头疼的一个难题。而另一个难题,则是岸滩上的垃圾。

  距离台州市区52公里的大陈岛是国家一级渔港,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然而,美丽风景的背后,源源不断的海洋垃圾很长一段时间都困扰着岛上的环卫工人。

  大陈岛内原有环卫工人10多名,面对日益增长的海洋垃圾,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垃圾清运也是大问题,小岛远离陆地,航程将近两小时才能抵达。岛上并不具备环保处置垃圾的条件,如果包船将垃圾运到陆地上处置,运输成本很高。让渔民愿意带回海上垃圾,让岸滩垃圾有人收,一直是处置海洋垃圾的两个难点。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海洋处处长陈渊:“主要因为无人收、价值低、不可持续,海洋塑料在海里泡过以后,相比陆地上的塑料没有很高的价值。”

  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每年各种渠道流入大海的海洋垃圾大约有1300万吨,其中85%以上是塑料制品,相当于每分钟都有一辆垃圾车在向大海倾倒塑料垃圾。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把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各地也一直在探索治理海洋塑料垃圾的好办法。

  台州是沿海大市,海洋塑料垃圾对于台州市的生态环境、渔业资源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全面清理难度极大。台州市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尝试在机制上有所突破。

  浙江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海洋处副处长陈旭露:“我们希望未来政府引领、企业参与,公众也共同参与,形成多元治理模式。”

  海洋塑料垃圾的处置一直是政府财政买单,要从政府唱独角戏到多元治理可持续,这里面要解决的难点并不少,首先要解决的是垃圾无人收的问题。

  蓝景科技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陈光辉:“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沿海村庄里的一些渔民依海而居、依海而生,当时我们就在想能不能把他们加入进来。”

  蓝景科技是一家海洋生态治理的平台企业,他们参与到了由当地政府引领的“蓝色循环”项目探索实践中。以前,渔民们没有动力带回垃圾,无人监管,也无人回收。“蓝色循环”项目采取了一种创新的策略,他们通过奖励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渔民们将海洋垃圾带回,派专人上门收集,这样既可以解决回收垃圾的人员问题,又可以减少渔民开支,可谓一举两得。徐亨华夫妇俩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他们发现,渔民们积极性非常高。

  蓝色循环项目参与者、垃圾收集员徐亨华:“渔民现在环保意识增强了,知道含油污水、垃圾全部带回来,叫我们过来收集。”

  与此同时,为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收海洋垃圾的行列中来,“蓝色循环”为沿海低收入群体提供公益岗位,将回收垃圾的利润反哺给他们。如今,大陈岛上加入到“蓝色循环”项目的居民已经有40多人,他们干劲儿十足。

  陈渊:“经过测算,沿海老百姓每月可以增加收入1200元左右,渔民通过参与“蓝色循环”可以获得绿色低息金融贷款,到目前已经获得了将近1.2亿元的低息贷款。“蓝色循环”告诉我们,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可以相互促进。”

  捡来的垃圾往哪送呢?一部分不可回收的垃圾进入市政垃圾处理系统,由政府处置。而具备回收价值的塑料则送往加工企业再生利用。然而,相比于陆地的废弃塑料,海洋塑料垃圾的量太小,处置更为复杂,无法带来较大的盈利,也就难以维持项目可持续。蓝景科技发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领先企业为了履行碳减排承诺与可持续发展责任,愿意在电子电器、服装纺织等高价值领域投资开发和推广海洋再生塑料产品,从而让海洋塑料高值使用成为可能。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会以较高的溢价推动海洋塑料回收利用。这应该能解决项目的可持续运转问题。蓝景找到了接收海洋塑料的再生加工厂,却遭到了他们的质疑。

  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平:“最主要的是来源的真实可靠性,这是整个业内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和挑战。新塑料目前市场上一吨大概7000多块钱,再生海洋塑料一吨最高可以达到3万多元,导致市场乱象,用新塑料冒充再生塑料。”

  如何能够证明这些塑料垃圾是来自海洋、岸滩而不是陆地呢?浙江是数字技术大省,大数据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蓝景科技的后台上,我们看到了整个台州海域的所有渔船,包括渔船实时的定位、船速等等信息,通过这些数据,蓝景能够推断并掌握渔船真实的垃圾产生情况。这些数据,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浙江省在2020年启动政府数据开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政府数据的开发利用,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台州市积极实践,经过对接、评估,向蓝景开放一部分数据。

  浙江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府办主任、市大数据局局长林贤杰:“我们利用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制度规范以后,比如对渔船的一些信息已经脱敏处理,敏感的数据看不到,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用可以,但具体的见不到。”

  有了这些政府提供的关键数据,“蓝色循环”项目实现了渔船垃圾的可监控可追溯。除此之外,在每次垃圾收集、运输、回收利用和出售等过程中,他们都运用了视频记录、赋予二维码以及区块链等技术,进行全链条并且不可篡改的记录,在最终产品上也能够通过二维码查询到全链条的行为。一个蓝色循环收集的海洋塑料做成的手机壳,通过扫码可以得知这个手机壳含有8.4克海洋塑料,还能够查到塑料回收、转运到制造的整个过程。

  “蓝色循环”项目全过程的可视化追溯,破解了“从海洋到货架”全流程监管的全球性技术难题,凭借这一模式,“蓝色循环”项目顺利获得了高值订单。

  当第一单海洋塑料垃圾成功高值交易,“蓝色循环”这一环保项目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项目将利润的一大部分反哺给沿海的渔民和居民,激励他们收集海洋垃圾,再卖出进行循环利用。现在,“蓝色循环”项目已经推广到浙江九个县市区,六万多人次、一万多艘船舶参与收集,回收海洋废弃物一万多吨,海洋塑料垃圾达到两千多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能够跟踪每一批塑料分类分拣到运输到加工到出售的全过程,增加了透明度,最重要的一点,把出售的利润反馈给一线收集人员,增加他们的收入,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能够持续下去,确保了这个项目可行可持续。这几条在世界上来讲都是创新的,能够被地球卫士从2500多个竞聘者中脱颖而出也就这个道理。”

  如今,“蓝色循环”不仅仅只是政府和蓝景科技参与的项目,230多家上下游企业,例如再生塑料加工厂、纺织厂、成衣品牌等等都已经加入进来,为海洋塑料的再生利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海洋塑料增值,让蓝色循环更加可持续。

  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中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蓝色循环”获颁“地球卫士奖”,就表明这一治理新模式的中国方案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也标志着中国治理海洋塑料垃圾的决心。海洋塑料污染对我们的环境、健康和经济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一方面需要回收和处理,而更重要的,则是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尽可能地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