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好桑皮纸 修复古字画(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发布时间:2024-11-27 12:00:15 来源: sp20241127

  图为王柏林在捞纸。   陈若天摄

  拿起毛笔蘸取糨糊,一点点把托纸润湿,随后将其粘贴在清洗完毕的画芯上,再刷平、排湿……早上8点刚过,安徽省安庆市的资深古画修复师袁为祥已经开启一天的工作。

  最近,他正带领团队修复一幅清代古画。“托纸,步骤看似简单,但这是古字画修复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袁为祥说,托纸在行业里又被称为“命纸”,对延长古字画的寿命至关重要。遇到与托纸有关的问题,袁为祥便会去找安庆市岳西县制作桑皮纸的王柏林。

  从岳西县城往东行车约半小时,就来到毛尖山乡板舍村。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向上,不一会儿,一个由几间老式砖瓦房建成的造纸作坊映入眼帘。

  作坊里,王柏林熟练地将纸帘固定在帘架上,随后向上抬起、入池轻晃。随着浆水从帘架上下两端流出,细碎的纸浆在纸帘上沉淀凝结,一张薄纸已然成形。

  王柏林所做的便是桑皮纸。这种纸具有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等特点,是高档书画用纸和装裱用纸,并被广泛用于包装、制伞、制扇等领域。

  王柏林今年59岁,家中世代造纸,传到他已是第七代。他自幼跟着父亲学习,14岁便开始参与制作桑皮纸。“一张桑皮纸从备料到成纸,要经历20多道工序。”王柏林手上不停,边捞纸边向记者介绍。桑皮纸采用全手工生产,先剥取桑树皮,晒干,放入水池中浸泡数日,然后手工揉捏让树皮变软,再用石灰水上浆。经二次蒸煮、多次漂洗和手工去杂,打浆后将纸浆放入纸槽,再用帘架捞纸,最后晒纸、切纸,整个工序才算完成。

  王柏林说,桑皮纸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很有讲究。例如造纸用的桑树皮要在每年的惊蛰之后、清明之前采集最好,纸槽用水最好是本地的深井水。在王柏林看来,其中技术难度最大、也最为关键的是捞纸。

  “纸张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络,全在这一‘捞’上。”王柏林说,捞纸动作看似简单,可“没有三五年的功力,很难拿捏得准”。

  岳西地区有手工制作桑皮纸的传统。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桑皮纸制作技艺一度濒临失传。到了20世纪80年代,村里做桑皮纸的人已然不多。桑皮纸的重焕光彩,还得从200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启动大修说起。

  故宫博物院的东北角有座倦勤斋,斋内有一幅面积达170多平方米的通景画。这幅画背面所用的装裱纸是桑皮纸。2002年,故宫博物院启动大修,倦勤斋通景画修复是其中重要一项,为尽可能恢复画作原貌,就需要找到适合的桑皮纸。

  王柏林至今还保存着一张2004年9月14日的报纸,从这张报纸上,他得知故宫博物院来安徽急征桑皮纸修复通景画的消息。看到这则消息,他立即启程,带着自家生产的桑皮纸去了北京。

  第一次毛遂自荐并不顺利。“专家接过我的纸,在手里反复查看,拽拉几下就碎了。”王柏林回忆。尽管有些沮丧,但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观察故宫专家展示的一片巴掌大小的样纸。

  他仔细研究样纸的重量、薄厚、拉力、耐折度,分析用材、纤维长度,随后便一次又一次试验。终于有一天,王柏林感觉自己生产的桑皮纸和样纸差不多了,他再次前往北京。

  “经过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我做的纸仅有耐折度一项没达标。”王柏林凭经验认为,蒸煮这块要下功夫,“火力大小、时间长短、温度多少都要控制。蒸煮原料时火力不上去,纸就发柴。”

  他又开始反复试验,最后将蒸煮时长从15小时提高到20小时以上。第三次检测数据显示,其制造的桑皮纸耐折度高达9000多次,是人民币用纸的两倍。最终,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决定选用他生产的桑皮纸修复倦勤斋通景画。

  给故宫提供材料,让桑皮纸制作工艺再度走入人们的视野。2008年6月,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柏林也成为这一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颐和园修复工程启动,王柏林又接到生产订单。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向故宫、颐和园输送桑皮纸60多万张。

  “老祖宗把手艺传到我这一代,必须把它做好、守好。”王柏林说,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学习桑皮纸的制作。“每年放暑假,很多大学生来我们这里体验桑皮纸制作,我都是亲手教,就是希望年轻人能了解桑皮纸、关注桑皮纸,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6日 12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