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0:55:24 来源: sp20241130
央广网湛江12月27日消息(见习记者 罗世伟) 成为一名“一级消防长”要多久?一个刚进入消防救援队伍的消防员,称作预备消防士,工作满12年授一级消防士。从一级消防士到一级消防长,中间还需12年。广东现职不到6000名消防员,能做到一级消防长的仅几人,张志添便是其中之一。
张志添是广东省湛江市工农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今年43岁。从事消防救援工作26年来,他先后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处置5000余次,疏散抢救群众1000余人,是灭火救援战场上勇敢逆行的“猛将”,也是一名手握多项发明专利的消防“智将”。
山里的放牛娃想当“尖兵”
可能与平常人的想象有所出入,消防“兵王”张志添个头不高,体格较小。在他黢黑的脸庞底下,写满了沉稳与坚毅。
张志添成长于福建漳州的大山里,从小放牛砍柴、开荒种地。1997年12月,年仅17岁的张志添应征入伍。从走出大山那一刻起,他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兵就要当尖兵。”
刚入伍时,张志添每天坚持早操10公里长跑、100个单杠、100个双杠,把自己练得“上台阶要用手撑,吃饭手都在抖”。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消防救援队伍则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后,张志添对自己的要求愈发“苛刻”。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小磕小碰天天有、大碰大伤三六九……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训练,张志添从“菜鸟”一步步成长为业务标兵,创下连续四年体能考核第一的纪录。
时代在发展,张志添也并未停下学习的脚步。近年来,消防救援队伍全面改制。为应对“全灾种”救援任务,张志添赶赴各地,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危化品事故处置、舟艇驾驶、激流救生、绳索救援、院前急救等7个资格证书,把自己锻炼成“多面手”。
时刻待命、随时出发
2015年10月4日大概是张志添消防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广东向来多台风,而湛江又是台风登陆广东次数最多的地区。大大小小的台风救援行动,张志添参加过不少,但没有一次比“彩虹”台风来得更危险。
当天,在台风的席卷之下,湛江霞山区一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大面积泄漏,哪怕一个雷击、一点火星、一丝静电,都有可能引发大规模连环爆炸。
生死存亡关头,能否实施堵漏?能否堵得住?谁去堵?张志添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事发时,球罐检查梯被吹断。凭着一张竹梯和一条安全绳,张志添和战友一道,顶着狂风暴雨徒手攀登。短短20米,爬了半个多小时。
登上罐顶后,强劲的气柱在耳边呼啸,张志添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多次堵漏失败后,他尝试用杠杆压住木塞,边锤边压,成功将木塞锤进泄漏口。经过4小时鏖战,爆炸危机解除,张志添却由于虚脱晕倒被送往医院。
“如果我们不上,还指望谁上?消防员这个职业本身,意味着我们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从事消防救援工作多年,救人早已成为张志添的本能。
张志添至今仍活跃在灭火一线。记者采访当天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采访张志添过程中,消防救援站的警铃突然响了。没有片刻犹豫,他瞬间从椅子上弹起,数秒后已不见了人影。
团队的“智将”和“主心骨”
张志添不仅是火场上的“猛将”,更是团队的“智将”。针对消防救援存在的现实难题,张志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为队伍革新消防救援装备10多套,其中5套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
“比如这个‘车载破拆钯’,由内滑轮、伸缩杆、破拆头、变向装置组成,臂长7.5米,加长1.6米,拉力可达2吨,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钩开铁皮房和墙体,供消防人员内攻和排烟。”张志添如数家珍地介绍。
该装备的研发背景,源自一次厂房着火事故。由于厂房内部有障碍物阻拦,需长时间等待挖掘机来进行破拆,严重影响救援。“车载破拆钯”能够及时清障救援,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
张志添点火操作“烧蜂器”(央广网见习记者 罗世伟 摄)“每一个装备革新都是在实战中想出来的。”为做好摘除马蜂窝的社会救助任务,张志添用气瓶、烧火头、加长杆,发明了一个加长版“烧蜂器”,长度可延伸至屋外或树上,操作简单,避免了火攻马蜂窝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仅一个人成长还不够。看到队伍里的新人,张志添总是想起当年的自己。他常常给新队员们分享消防救援技巧及实战案例内容,通过讲解、模拟、实战等方式,帮助年轻人更快成长。
20多年来,张志添手把手带出班长骨干200余人、新消防员1000余人,所在单位获评“全国消防部队示范单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标兵单位”等荣誉,队伍27次在全省消防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
“单兵作战,战斗力始终有限,在重大险情面前,集体的力量才是制胜的关键。”张志添说。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