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20:09:12 来源: sp20250107
裴慧恩在北京大学校园内。 作者供图
大概是35年前,韩国一所大学首次出版了一本中韩词典。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成就,学校组织了一批大学生赴中国研修。当时,参加此次研修的有一名韩语教育系的女学生和一名法学系的男学生。其间,他们分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老师的协助下,共同出版了为中国学生编写的韩语教科书《韩国语入门》。回到韩国后,这两名大学生也投身于中国文化相关的工作,并最终组成了家庭——他们就是我的父母。
从小我就一边翻阅着那本书,一边听父母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这让我对中国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专业学习,到中国这片土地追寻父母的足迹。在校园书店里,我再次看到了那本陈旧的书,久违的记忆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我也希望能够像我的父母一样,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两国民间友好作出贡献。
为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我决定继续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期间,我有机会走访中国多个乡村,对那里焕发的蓬勃发展活力感叹不已。2019年初夏,我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参加了以“艺术介入与地方创生”为主题的“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乡村创意营造工作坊”。我与工作坊成员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合理保护和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等方法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在工作坊建议的基础上,当地村民、老师和学生共同打造了乡土文化节日“大巴山花田艺穗节”。现在,这一节日已连续举办5年,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踏入美丽乡村的绿野深处。
后来,我又在导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参与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我们探访了河北省保定市、石家庄市以及邢台市的文化资源,并就如何将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四天三夜的时间里,我们拜访了7个不同的村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于家村遇到的一位阿姨。于家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西部地区,明代名臣于谦的后裔居住于此。作为于氏家族的一员,这位阿姨满怀自豪地向我们讲述了她和家人的故事,充分展现出一种文化自信,也让我感受到发掘这里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参与这两次乡村振兴项目,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乡村的独特魅力。中国的土地上遍布着许多别致的乡村景观,十分值得珍惜和保护。当我回到熟悉的北京,我发现身边也有许多需要保护的珍贵文化遗产。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内的一处园中之园,拥有近百年的历史,10余座小楼散落在花木丛中,许多国宝级名师曾在此居住。燕南园的历史建筑群不仅于2019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还在202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这里拥有浓厚的历史韵味与文化气质。我们每天在这里开会、听讲座、展开学术讨论,几代师生也曾在这里行走、生活、研究。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一代人的责任。
我对中国的情感源自父母启蒙,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燕南园一隅,我默默记录着我和中国的故事,并期待有一天也能将这些美好回忆留给下一代。
(作者为北京大学韩国籍留学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8日 15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