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9:25:29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温州9月23日电 (张益聪)杭温高铁贯通2周有余,在温州加入浙江“一小时交通圈”,以及浙江进一步助推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意义背后,有何冷思考?
作为杭温高铁的“端点城市”,对杭州来说,属于锦上添花;就温州而言,面对客流增长的交通压力,以及城市间客观存在的引力差与位能差,浙江“第三极”如何更好融入江浙沪“长三角”?
温州S1轨道交通开通。龙湾区委宣传部 供图温州版“长三角”:“陆空”枢纽衔接
杭温高铁开通以来,对沿线节点城市交通承载能力提出了考验。为此,温州通过轨道交通S1、S2(下称:S1S2)两线,连接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乐清市,彻底打通了温州版“长三角”。
数字地图显示,S1东西走向,主要接引温州北站永嘉、温州南站鹿城、瓯海方向的转运客流;S2则南北相连,有效串连起温州湾新区、乐清经济开发区、温州海洋经济示范区等多个沿海重要产业集聚区。
更直观来看,S1S2两线交汇点是温州唯一空港——龙湾国际机场。反观杭州,则通过地铁19号线,直连杭州西站与萧山国际机场。异曲同工的“陆空”交通连线,成为杭温高铁“端点城市”的所见略同,而温州“陆空”衔接的交通布局则全部指向了东部枢纽城市——龙湾区。
除了S1S2聚焦龙湾,高速线路延伸、城市环线新建,也以龙湾为点睛之笔,并持续强化“陆空”衔接交通布局的深度与广度,进而全面赋能温州产业发展的东成西就、南来北往。
过去4年,龙湾区持续加码交通基础建设投入: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S40龙湾联络线)拓展东西交通衔接外循环;空港大道(滨海大道至滨海六道)、通海大道提升工程等加速城市交通内循环……不仅在交通布局上实现高铁、高速、机场、港口全面衔接,还在出行观念方面形成“15分钟对外交通”“区内出行30分钟”等龙湾枢纽印象,并于客观层面实际促进了时间空间与生产要素之间的有机流动。
“今年,高速公路刚开工了甬台温高速扩建和甬莞高速洞头支线两个项目。”龙湾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此之外,龙湾国际机场三期、温福高铁,以及温州东站均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至2025年,龙湾区将基本建成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构建形成对外“1+2交通圈”,即实现至省、市1小时通达,至长三角区域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
浙南云谷全景图。龙湾区委宣传部 供图长三角一体化:温州融入看科创浓度
“坦率地说,杭温高铁开通后,在方便人才要素流动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更是倒逼温州强链补链。”温州湾新区科技和人才局、龙湾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温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惟有提高城市科创浓度,才能着力构建人才要素流动的渗透平衡,并有效避免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
仅看温州的科创浓度,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根生一处,花开两朵”,并在温州“一港五谷”科创战略中独占“三谷”:温州国际云软件谷、中国眼谷、中国(温州)新光谷。
以温州国际云软件谷为例,2024年上半年新增企业776家,科创集聚展现“加速度”。对此,龙湾区大数据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云软件谷的发展,离不开长三角一体化。”
与此同时,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在“三谷”加持下,因地制宜创建省、市级科创平台及园区,通过补齐科创研发全链条,实现科技创新“鸵鸟蛋”与“鹌鹑蛋”皆可“一区落地、两巢孵化”的科创战略目标。
“我们公司专门研发半导体检测量测设备,选择龙湾是因为看好长三角一体化在温州的前景。”2024年5月,浙江盛视检测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潮波来到龙湾,在浙南云谷开启了创业之旅。
与初创企业不同,作为总部设立在温州湾新区的科创企业,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国内极少数能独立完成滤波器、射频开关、LNA全自研的射频模组芯片公司。该公司通过吸纳长三角地区人才,反向将研发、销售触角延伸至上海、江苏等地。不难看出,长三角一体化已经成为该公司发展路上的“助推手”。
此外,中国眼谷、温州国际云软件谷、中国(温州)新光谷还依托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围绕产学研一体,在前沿突破、科创专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均有成效成果。
诚然,杭温高铁开通有效“热赋能”浙江助推长三角一体化,而在其“冷思考”背后,如何让布局有效落实落地,还有待时间进一步验证。(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