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6:20:52 来源: sp20241119
中新网 杭州3月15日电 (曹丹)“在南宋时期,为了满足祭祀、陈设等国典礼仪和宫廷生活需要,先后在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建造了官窑,烧制专供宫廷使用的青瓷,史称‘南宋官窑’。”15日,“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叶佳星在受访时介绍。
近日,在浙江杭州政协实践中心的一堂开放课上,摆放着斗笠盏、梅花盏、茶盏等由叶佳星及其父亲叶国珍手工制成的南宋官窑作品,让民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
叶佳星及其父亲叶国珍手工制成的南宋官窑作品。曹丹摄何为南宋官窑?中国宋代有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800多年前,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为满足宫廷用瓷需求,南宋朝廷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制瓷技匠,制作南宋官窑,并对制瓷技艺保密,配方技术不得流入民间。南宋灭亡后,有关南宋官窑的制瓷技艺均已失传,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
历史文献中对南宋官窑作品特色的描述为:“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薄胎厚釉”。
“我的父亲叶国珍是一名新加坡归侨,1969年,他开始从事南宋官窑恢复和仿制工作,在杭州附近的大小山岭中寻找南宋官窑制瓷原料,并对20余种制瓷原料进行2000多次的配方烧制试验。”叶佳星回忆道,“1978年,我的父亲终于成功制成失传近八百年的南宋官窑瓷制作品,作品获得国内外鉴定专家的认可,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得以再现。”
受父亲的影响,叶佳星从初中就开始接触陶瓷艺术制作,20多年一直深耕南宋官窑这抹独具杭州韵味的“天青色”。
选料、炼泥、拉坯、上釉……17种原料配方,经过72道工序,4次以上施釉,在1300摄氏度高温下进行3次烧造,道道不容出错。
作为“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的“守”艺人,叶佳星对于南宋官窑有着自己的见解:南宋官窑这一原属于宫廷的技艺,要主动走近海内外民众,尤其是青少年身边,要将南宋官窑“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5年,叶佳星成立杭州萧山南宋官窑艺术馆,里面陈列了近百件现存于世界各地的南宋官窑复刻作品和其他原创作品,并对外免费开放。同时,叶佳星在艺术馆内创办了瓷艺体验中心,为青少年、海内外游客打造了参与、体验空间,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中国优秀的瓷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来。
去年,叶佳星及其父亲的南宋官窑作品亮相“何以文明”联合国特展并进行全球巡展;同年,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叶佳星及其父亲在亚运村内展陈南宋官窑作品,并推出瓷艺体验项目,让海内外宾客能够在与泥土的零距离接触中,用指尖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今年,我们准备用宋代的人物形象,打造‘南宋官窑’的动漫IP,计划开发盲盒等,让南宋官窑在年轻人群体中‘活’起来。”叶佳星说。
中国有着丰富的非遗项目和资源。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同时,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
近年来,随着非遗“二代”“三代”的涌现,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在守住技艺的同时,也在开放和创新中赋予非遗新的活力,让非遗呈现“年轻化”“国际范”。(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