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7:56:18 来源: sp20241118
“海基二号”安装后将刷新多项亚洲纪录 60秒回顾建设历程
今天(3月24日),总重量近37000吨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开始进行海上安装作业,安装就位过程预计将持续3天。
安装成功后将刷新多项亚洲纪录
“海基二号”安装,这是亚洲首次在超过300米的海域进行固定式导管架安装作业,安装成功后将刷新作业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这里是位于深圳东南方向240多公里处的流花油田海域,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大家伙,就是搭乘亚洲最大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的海基二号深海导管架。它相当于海上平台稳稳矗立在海底的“大长腿”,用钢量接近于一整个“鸟巢”国家体育馆。它是从广东珠海出发,经过40多个小时的长距离拖航,刚刚抵达这一片施工海域。目前正在进行海上安装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导管架平台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导管架相当于“基座”,将巨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托举在海面上。“海基二号”总高度达338.5米,超过北京国贸三期主楼高度,是亚洲高度和作业水深最大的导管架,按照百年一遇恶劣海况进行设计。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 王火平:由于“海基二号”的巨大吨位超过世界最大起重船的吊装能力,此次海上安装采用滑移下水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是利用导管架自身重力并配合液压千斤顶助推,使导管架从驳船平稳地滑入海中,再通过导管架注水和起重船辅助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扶正坐底和精准就位。
海基模式为深水油气开发提供“中国方案”
“海基二号”创新开发模式,通过采用“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油气加工厂”的模式,为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推动能源产业稳步走向深远海。
“海基二号”安装后将应用于流花11-1油田,这个油田是迄今为止我国海上发现的最大礁灰岩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过亿吨。近年来,得益于油田开发技术持续突破,油田采收率实现逆势提高,延长寿命近30年。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 王火平:项目团队首次将导管架平台应用于300米以上水深海域,相比于以往全水下生产系统模式,大幅降低工程建设和生产成本,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可控,为我国深水边际油田经济高效开发开拓了一条新路。
300米以上的深水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已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重要战场。目前,中国海油已相继建成“海基一号”“海基二号”两座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并将相关技术推广至我国南部海域的深水开发项目,为全球深水装备建造提供了“中国方案”。
“海上鸟巢”如何在大海“安家”?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远海,所需的海洋平台越来越重。“海基二号”总重量近37000吨,用钢量接近“鸟巢”国家体育场,超过世界最大起重船的吊装极限,滑移下水成为唯一可行的安装方法。
“海基二号”滑移下水主要分为三步。
首先“海基二号”运输船抛锚就位,然后切割“海基二号”与运输船之间连接固定的34根拉筋,导管架依靠自身重量滑移下水。最后通过起重船配合,同时向导管架的钢管中注水,将漂浮的导管架扶正,从而实现精准就位。
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海基二号”安装项目经理 王继强:近年来,我国实施大型导管架滑移下水作业近50次,累计安装重量75万吨,施工规模、最大重量、总吨位等均居于世界前列,形成了从设计计算、仿真模拟、装船运输、滑移下水到精确扶正就位等成套安装技术体系,为加快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世界级工程难题 “海基二号”挑战重重
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海上安装是“世界级”工程难题,涉及复杂设计计算、装备技术能力、恶劣海况施工等多重技术挑战,是制约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
“海基二号”总重量近37000吨,超过亚洲最大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的作业极限,所在海域位于具有“深水剪刀”之称的海洋内波流主通道上,超强孤立波、内波流频发,海面上一个微小的波动,水下就会发生巨大的偏移,且海底存在厚层软黏土等不利地质条件,作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对导管架装船、运输、下水安装等均提出很大挑战。
中国海油海油工程安装技术专家 魏佳广:“海洋石油229”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增设加宽浮箱、摇臂升级换新、调载系统能力提升等措施,全面提升船舶运输及安装能力,并对安装过程进行三维仿真模拟,提前识别作业风险,组织专家审核近20次,反复优化技术方案,确保“海基二号”安全精准下水就位。
60秒看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锻造历程
从开工建造到完工出海,“海基二号”从图纸上走出,成为一座“钢铁巨擘”,仅用了26个多月的时间,创下多项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行业纪录,回顾建设历程。
2021年12月,“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开工建造。
2022年5月,“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启动总装。
2023年11月,“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主结构封顶。
2024年3月,“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完工装船。
2024年3月24日,“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到达施工海域。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古峻岭 何俊儒 唐曾威)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