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1:44:42 来源: sp20241128
歌剧《拉克美》海报。 国家大剧院供图
9月12日晚,由国家大剧院与阿曼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基金会和美国洛杉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拉克美》在北京首演。由四国艺术机构联合制作的《拉克美》,是这部歌剧自1883年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140年后,在世界歌剧舞台的又一次重要呈现。
融合东西方艺术之美
《拉克美》是法国作曲家莱奥·德利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今人耳熟能详的芭蕾舞剧《葛蓓莉娅》和《希尔维娅》就出自这位作曲家笔下。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当年在巴黎看到《希尔维娅》的演出后,对德利布的音乐才华赞赏有加,坦言如果早知有这样一部芭蕾舞剧,自己就没有勇气创作《天鹅湖》了。《拉克美》中由女高音和女中音演唱的《花之二重唱》,有“歌剧史上最美女声二重唱”的美誉,不仅为音乐爱好者熟悉,也常在歌剧院之外响起,被《古墓丽影:生命的摇篮》《拜见岳父大人》等影视作品和流行音乐“借用”。女主角拉克美演唱的《银铃之歌》以人声模拟银铃声响,100余年来始终是考验女高音声乐造诣的经典唱段,也是音乐史上最能体现声乐和歌剧之美的乐曲之一。
《拉克美》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在于精彩唱段和优美旋律,跌宕起伏的剧情也牵动着观众的心。这部剧由埃德蒙·贡迪内和菲利普·吉勒改编自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的剧作《洛蒂的婚礼》,以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印度祭司之女拉克美与英国军官杰拉尔德的爱情悲剧,是展现异国恋情的名作之一。这样的情节属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分析的“情感原型”式文艺母题,为古今中外文艺作品反复表现和探索,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和德国作曲家梅耶贝尔的《非洲女郎》亦是此类抒情歌剧翘楚。
本次《拉克美》演出后获得观众和音乐界一致好评,其中颇具新意且极具东方美感的舞美设计令人耳目一新。意大利导演达维德·利维摩尔和意大利吉欧·弗玛工作室为《拉克美》设计的舞台空旷简洁,与国家大剧院此前制作演出的歌剧《茶花女》与《采珠人》的简约写意一脉相承,脱离了以往歌剧舞台铺陈繁复的风格,营造出清新简约的东方意境,契合中国戏曲美学观念:以至简布景道具虚拟表现并启发观众的心中之景和心中之境,做到“空而不空”。
大幕开启,舞台上波光粼粼,倒影婆娑。精致典雅的马什拉比亚屏风、富丽堂皇的宫殿、盛放旋即枯萎的巨大花朵……利用D3(一体化制作组件)全息技术,将光影投射到4块平移升降的LED大屏上,明暗闪烁的光影与女主角拉克美的心境命运、音乐的起承转合紧密贴合。这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根据LED屏幕尺寸,制作团队设计了一个有机玻璃容器,将精心挑选的真实花朵放入其中,进行精微和高速拍摄。为营造出凄美悲伤的意境,花朵中安置了微型爆破装置,花朵引爆后,模拟成雨滴的彩色水流浸没碎片,如同为拉克美命运吟唱的一曲咏叹。LED屏幕通过动力系统持续移动并分层投射图像,水池亦可倒映出屏幕上的图案变幻,于虚实相生间营造出炫丽独特的异域风情。
《拉克美》的演员表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女主角拉克美的饰演者、奥地利女高音歌唱家贝亚特·里特不仅歌声优美,舞台形象也与剧中年轻美丽的拉克美高度契合,给观众留下“她就是拉克美”的认同感。饰演拉克美之父尼拉坎塔的男低音张文巍和饰演男主角杰拉尔德的B组演员张龙等几位中国歌唱家的扎实唱功和精彩演出,更展现出新一代中国歌剧人才的过硬实力。
探索中国歌剧发展方向
歌剧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音乐艺术的体现。《拉克美》显示了中国艺术机构在国际化歌剧制作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优秀水准。这部歌剧是国家大剧院自2007年投入运营以来制作的第101部歌剧。在这些歌剧中,既有《茶花女》《卡门》《图兰朵》这样的欧洲歌剧经典,也有《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中国歌剧经典,还有《运河谣》《长征》《党的女儿》等优秀新作。
近年来,中国音乐创作者与中国艺术机构加强原创剧目创作与演出,通过歌剧舞台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芝加哥古典音乐广播在“歌剧系列”栏目中播出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当地听众反响热烈并在社交媒体留言:“这部美丽的中国歌剧深深震撼了我!我对欧洲歌剧非常熟悉,非常喜欢,当我听到《运河谣》的美妙音乐时,我流泪了。对于听惯西方歌剧的我而言,《运河谣》如此美丽动听,我沉醉其中。”
于2022年国庆节前夕首演、今年复排上演的歌剧《山海情》是中国音乐创作者在民族歌剧道路上的新探索。反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的电视剧《山海情》深入人心,根据电视剧改编而成的歌剧能否继续赢得好口碑?歌剧《山海情》的再度上演说明,歌剧拥有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表现手法上,歌剧《山海情》承继了民族歌剧经典《小二黑结婚》的形式,即“话剧加唱”,用方言念白替代“宣叙调”,使戏剧结构更为紧凑、人物塑造更加自然,让观众能听懂、能理解,令歌剧作品更加入耳、入心。
作为具有浓郁意大利风格的艺术形式,歌剧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盖因其艺术形式契合了人类精神需要,正如《毛诗序》中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中华文化为歌剧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音乐素材,《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中国歌剧就来自对民间音乐的化用。实践证明,中国歌剧立足本土,吸收本土音乐文化精髓,兼取欧洲歌剧音乐元素,丰富并发展了歌剧艺术。
建立本土化表达,是400多年歌剧发展史所体现的艺术规律。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就曾在《诗人传》中写道:歌剧是“外国的有悖常理的娱乐”,正是针对当时英国舞台演出的大量意大利歌剧在许多方面都与英国听众产生隔膜。20世纪中期,在以本杰明·布里顿的《彼得·格赖姆斯》为代表的歌剧创作中,英国作曲家成功确立了与英语节奏、韵律自然契合的歌剧语汇,并以特色鲜明的题材和饱满的戏剧性为歌剧注入新鲜活力,激发更多观众对于歌剧艺术的热情,为英国歌剧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彼得·格赖姆斯》中的4首“大海间奏曲”成为标志性英国音乐名曲,是“歌剧本土化”的成功范例之一。中国艺术家的成功创作也印证了这一点。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采用“中国式表达”,将歌唱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用歌词传达出剧中人物与台下观众的共同心声,歌剧艺术从而焕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璀璨光彩。
2014年,歌剧《骆驼祥子》首演时曾引发民族题材与歌剧艺术如何嫁接、歌剧艺术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讨论。9年后,《拉克美》的制作演出和歌剧《山海情》的复排上演,为当下中国歌剧的创作和探索提供了新的参照和有益经验。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9日 07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