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3:35:03 来源: sp20241216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唐 奕摄
埃及罗达岛尼罗尺外部建筑。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摄
在中国重庆,长江中一道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石梁——白鹤梁上,以题刻的方式,记录着长江涪陵段千余年间的枯水水文资料,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在埃及首都开罗,尼罗河中罗达岛上测量水位的标尺——尼罗尺,几千年来被用来测量尼罗河汛期水位,预测每年的农业收成。相隔万里,白鹤梁题刻和尼罗尺,同为世界大河流域的水文遗存,展现了不同文明具有共通性的水位测量智慧。
目前,中埃相关方面正着手准备将白鹤梁题刻与罗达岛尼罗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自2021年启动水文遗产联合申遗可行性论证工作以来,中埃团队往来考察,积极探索联合申遗路径、策略和方法。联合申遗不仅有望填补《世界遗产名录》在水下遗产方面的空白,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埃文明交流互鉴。
“埃中两大古老文明的见证”
在重庆涪陵,当地流传着“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的古谚。白鹤梁,因早年常有白鹤群栖息而得名。常年淹没于水下的白鹤梁上刻有两尾石鱼,古人观察发现,通常在石鱼露出水面后的次年是丰收之年,由此总结出“石鱼出水兆丰年”的规律。
“熙宁七年,水齐至此。”“元丰九年……江水至此鱼下五尺。”古人根据水位相较于两尾石鱼的变化,在梁上题刻了一系列水文观测的记录,记载了自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以来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白鹤梁因此被誉为“古代水文站”。
三峡大坝蓄水后,白鹤梁永久淹没在江底。为对此历史遗存作更好保护,当地修建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电梯到达长江水下,一睹白鹤梁石鱼以及题刻的风采。
在北非,古埃及人用尼罗尺测量尼罗河汛期水位,测量历史超过5000年,记载下来的有1300多年,连续的水位记录长达662年。
尼罗尺的测量数据不仅用于预测年度农业收成,也作为税收额度的参考等。尼罗尺现存形式主要包含垂直柱、河岸阶梯、涵洞深井等。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蒋锐说:“中国白鹤梁题刻和埃及罗达岛尼罗尺都是世界大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古老文明的传承。中埃两国都是文明古国,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两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挖掘两国传统文化,将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
2023年11月,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涪陵区召开。来自7个国家的10余名水文遗产专家从全球视野对此次中埃联合申遗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增强了联合申遗的信心和决心。今年5月16日,重庆联合申遗工作代表团来到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与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埃中友好协会、开罗大学等部门和机构的专家就联合申遗展开深入讨论。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人力资源及培训事务助理、水下考古专家艾哈迈德·雷赫玛仍记得去年11月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时的经历:乘坐长90多米的隧道式自动扶梯渐入水下,横穿146米的水平长廊,到达长江水下约40米深的参观廊道。透过廊道两侧的玻璃窗,他看到1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留下的文字题刻和雕刻得活灵活现的石鱼。
“白鹤梁题刻与尼罗尺是埃中两大古老文明的见证。”雷赫玛表示,埃中两国的文明发展与大江大河密不可分,埃方非常重视与中方联合申遗,联合申遗将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产生重要影响。
“中埃联合申遗有助于唤起世界对环境变迁和气候影响的关注,也是两国携手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之举。”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夏强伟表示。
“两国遗产保护合作的良好开端”
尼罗河上至少曾有20个尼罗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阿斯旺地区和北部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带。此次与中方联合申遗的是位于埃及开罗罗达岛的尼罗尺,始建于公元715年。
罗达岛尼罗尺遗址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石砌井和大理石柱。井的顶部呈矩形,底部呈圆形。井中央矗立着一根八角形大理石柱,柱上有刻度指示水位。井一侧有三个孔,一条狭长的隧道将尼罗河水与这三个孔连接起来。
“罗达岛尼罗尺保存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它延续1000多年的尼罗河水文记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考察了罗达岛尼罗尺遗址后,蒋锐对记者表示,二者的相似性有助于申遗工作的开展,也将推动中埃在遗产保护、学术研究、考古发掘等领域开展更多交流合作。
在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伊斯兰及科普特文物司司长贾迈勒·穆斯塔法看来,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丰富、申遗专家团队成熟,“联合申遗将是两国遗产保护合作的良好开端”。
据了解,中国文物保护部门采用了“无压容器”方案对白鹤梁题刻进行原址原貌保护,即在白鹤梁外修建一个钢筋混凝土“罩体”,与长江水隔离,“罩体”内充满过滤后的长江水。“罩体”基本处于水压平衡状态,能防止江水对白鹤梁梁体的长期冲刷损坏。此外,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设了针对文物本体的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文物保存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
据雷赫玛介绍,为保护海洋和水文遗产以及水下文物,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一个水下考古部门,通过中央修复和保护管理局,定期进行检查和修复。“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建设和中方的文物保护技术及理念,都为埃及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经验借鉴。”雷赫玛说。
“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民心相通”
目前,中国白鹤梁题刻与埃及罗达岛尼罗尺联合申遗工作正稳步推进,已委托专业机构编制联合申遗文本,力争尽快完成编制工作。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姜波表示,白鹤梁题刻和尼罗尺都是古代水文的珍贵记录,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中埃同心协力、联合申遗,必将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新的范例。”
“中国和埃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古老文明,双方的未来合作非常值得期待。”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哈立德表示,白鹤梁题刻和尼罗尺联合申遗,是中国和埃及的共同梦想,希望双方在推动签订联合申遗备忘录的基础之上,共同努力达成合作申遗成功的目标。
去年10月,埃及尼罗尺的复原模型在重庆市涪陵区锦绣洲广场亮相,复原了阶梯和立柱式样的尼罗尺,向重庆民众展示了古埃及人民的水文智慧。不少市民表示,尼罗尺的展览使自己了解到不同水文化的相似之处,增加了对古埃及的认识和了解。
埃中友好协会副主席阿里·希夫尼表示:“埃中联合申遗是两国友好关系的体现,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民心相通。”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文物保存与文献司司长希沙姆·莱西表示,埃中都是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双方将从文物考古、文化遗产申报等领域的合作中受益,促进相互了解,深化友好合作。
(本报开罗8月11日电)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2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