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量质齐升 “钢铁驼队”跑出合作共赢新速度

发布时间:2024-12-21 08:15:14 来源: sp20241221

原标题:中欧班列量质齐升 “钢铁驼队”跑出合作共赢新速度

7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万列,发送货物超百万标箱,同比增长11%;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分别增长13%、20%和5%,南通道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同比增长15倍,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新动能。

此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铁路”披露,2024年,中欧班列较去年提前19天破万列,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暨G20中心主任徐飞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初至今,我国对外贸易的韧性增长为上述成绩贡献良多;全球海运成本增加、风险上升,进一步凸显中欧班列的安全便捷,也拉升了相关需求。

网络效应催生良性循环

中欧班列是翻山跨海的“钢铁驼队”,也是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国铁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中欧班列凭借快捷优质、安全稳定的运输优势,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

徐飞彪表示:“中欧班列从无到有,逐步形成覆盖欧亚大陆的交通运输网,逐步具备可自我加强的‘网络效应’,即网络越广泛,其便利性越大、运输成本越低、使用者越多,从而进入发展良性循环。”

这一标志性品牌不仅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好货”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走出国门,也为八方客商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中欧班列正呈现出几大特色:运输的货物种类日益繁多,从最初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扩展到食品、服装、汽车零部件、化工产品等,涵盖多种行业、满足各色需求;运输时间短,海运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运输,中欧班列往往只需15天至18天即可完成;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更能确保货物准时抵达。

合作共赢体现在中欧班列运输的各个细节中。梁海明分析,通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中欧班列实现了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解决了跨境运输的各种问题。针对特定货物、特定客户需求,其开设专线或加密班次,在推动国际贸易不断走向繁荣的同时,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多举措进一步激发辐射效应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不断创造亮眼成绩。例如,国铁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724列,发送货物18.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13%,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

“我国持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蓄力崛起,北部地区经济复苏信号明显,各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潜力得以释放,为中欧班列的良好表现作出了贡献。”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余南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十余年来,中欧班列通道能力持续增强,品质稳步提升,辐射效应日益凸显。今后,如何推动其进一步蓬勃发展?

余南平认为,建议今后相关方立足贸易平衡化、以稳住欧美市场为基础,持续开拓中东地区、中亚地区以及俄罗斯的市场,做好制度设计与预判,有效挖掘贸易潜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吕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加强中欧班列国际合作,形成畅通亚欧区域价值链的大通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由助力贸易合作向促成产业合作转变;其次,推进中欧班列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其运行效率;最后,不断完善中欧班列服务体系,发挥好民间交往纽带作用。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