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家庭丨太行烽火中的爱情绝唱

发布时间:2025-01-02 03:20:34 来源: sp20250102

王默磬与黄君珏的合影。作者提供

疾风掠过,浓烟翻卷,清脆的枪声瞬时撕裂山谷的静谧。

那是1942年6月2日黄昏,太行山东麓道士帽峰顶。日寇战战兢兢地靠近一个洞穴。蓦地,洞中传出“砰砰砰”3声枪响,两个鬼子顿时毙命。紧接着,一个矫健身影冲出山洞,纵身一跃,跳下了深谷。

八路军女战士黄君珏,用她壮烈的一跃,践行了誓言——“宁死也不当日寇的俘虏!”

黄君珏不知道,就在相邻山顶的一个洞口,一个人正痛苦地紧盯着这一切。那是她的丈夫,也是她的战友王默磬。似乎伸手就可挽住眼前如同纸鸢般飘逝的至爱生命,但那一刻的王默磬只能紧咬牙关,纵是撕心裂肺也一声难发。因为同样身陷重围的他,还担负着保护党组织秘密文件的重任。

1937年5月的一个清晨,一身靛青长衫、手提棕黄皮箱的王默磬出现在武汉汉江码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他将与一位未曾谋面的女同志扮作夫妻,搭乘汽轮转移到长沙开展地下工作。约定的接头暗号是各执一份卷成圆筒的《申报》,报头处撕开3个缺口。

登上汽轮甲板,王默磬只是轻微抬眼间,便注意到了一个人。一个姑娘端坐在长条椅上,十指相扣握着报纸卷筒,身边座位上搁着一只紫色柳条箱,上搭一件酱紫色呢子大衣,让人感觉是在占位等人。王默磬径直走过去颔首说道:“我来了。”姑娘拿起椅子上的箱子和大衣放到身前,王默磬顺势坐在空位上,掀了掀搭在臂弯上的夹克衫。姑娘看见掩在夹克衫下的《申报》卷筒正与约定的暗号吻合,便嫣然一笑……这就是这对烽火恋人的初见。

1937年6月的长沙,已绝非安宁之地。战争的硝烟虽然尚未袭来,但阴晦的乌云已然笼罩。黄君珏和王默磬匆匆赶到预定地点,随即着手筹备开办抗日救亡工作站。

经过黄君珏昼夜奔走、筹募钱物,湖南妇女难民工厂很快就在一座凋敝的祠堂里挂牌开张。王默磬负责相关联络,拟制物资输送计划,获取运输车辆和通行证,将物资秘密送出。

转眼进入隆冬。一天夜晚,突降大雪,去码头接运棉布的黄君珏迟迟未归。等到子夜,仍无讯息,王默磬朝码头方向赶去。随后,他看见一辆卡车抛锚在路边。凛冽的寒风中,黄君珏正拎着马灯,专注地给修车的司机打下手,手上沾满了油污。汽车修好后,王默磬将黄君珏拥进怀中,用自己的体温帮她驱寒。那一刻,一向端庄矜持的黄君珏没有拒绝,只是羞涩而温柔地把头埋进王默磬的怀里。

这是患难之中的战友真情,更是烽火岁月中的纯真爱情。1938年元宵节,经组织批准,这对携手战斗的革命情侣正式结为夫妻。

1938年5月,受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派遣,新婚燕尔的黄君珏和王默磬离开长沙远赴河北,进入驻扎冀南的国民党军队中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宣传教育工作。

此时,南京已经沦陷,黄君珏的父母已迁往武汉。黄君珏和王默磬走水路由长沙到武汉,再转陆路北上。此行,黄君珏得以与家人短暂团聚,王默磬亦得以拜见尚未谋面的岳父母。

战火中的重逢满是悲戚。父母的忧伤如钢针般,戳在黄君珏的心上。她“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紧抱着母亲颤抖的双膝流泪说:“妈妈,女儿要去打日本鬼子。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请您原谅女儿的不孝。”

翌日清晨,黄君珏和王默磬辞别双亲启程北上。然而,这项推动团结抗日的特殊使命刚刚起步,国民党顽固派便频频制造摩擦。1939年4月初,党组织果断命令黄君珏和王默磬转移进入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经过20多天跋涉,黄君珏与王默磬进入山西沁县境内,被分配到《新华日报》。黄君珏担任总会计师兼经理部主任,王默磬担任电务科科长。

1939年5月,日寇占领沁县县城,分社被迫转移至距县城50公里的南泉乡计刀岩村。分社设备物资极其匮乏,而任务又极其繁重。跑田头、钻丛林,访村民、找工匠……仅3天时间,黄君珏将一份详细的自救方案递到了社长何云手上。1939年端午节的清晨,华北《新华日报》文具厂挂牌开业。开办仅两个月,他们就实现纸张和油墨自给有余。1940年元旦,《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行一周年时,发行量从2万份猛增到近5万份,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嘹亮的“鼓励前进的号角”。

时隔多年后,有个场景仍然深深地刻在王默磬的心底——拿到刚印出的报纸,黄君珏总会捏着报纸的边沿轻柔地展开,然后深吸一口气,闻闻报上的油墨味,眉宇间露出满满的欣慰。在王默磬看来,那是一种如同母亲闻到孩子身上的奶香味而深感亲切熨心的感觉,那是一个英雄战士纯真而又崇高的革命情怀……

1942年5月,日寇直扑驻山西辽县的八路军总部机关营地。此时,已搬迁到辽县的华北《新华日报》提前获得情报,迅速转移到敌人的侧翼。黄君珏负责组织印刷设备和纸张材料的运输。

5月25日,日寇对八路军总部机关和直属部队形成合围。华北《新华日报》全体人员编成6支小分队分路穿插突围。其中,社长何云率总编室及电务科为一路,黄君珏则带经理部及后勤科为一路。

28日黎明时分,何云率领的小分队在翻越一道险峻山岭时,与敌人迎面遭遇。何云身中数弹,壮烈牺牲。王默磬和战友们且战且退,进入河北涉县地域。激战中,王默磬大腿中弹,战友背起他爬上一座高山,躲进山顶的山洞中。

进入山洞后,王默磬立即用双手刨了个泥坑,将何云牺牲前交付他保管的秘密文件埋入地下,这才稍稍喘了一口气。他趴在洞口边让战友帮着包扎伤口,边向外观察敌人的动向,心里在默默祈祷妻子能够突出重围、化险为夷。

然而,战况并未如王默磬所愿。5月26日午后,黄君珏带领小分队的8个同志留在最后,匆匆掩埋了设备、材料和两万元根据地钞票,这才赶紧踏上突围之路。经过6个昼夜枪林弹雨中的左突右闯,他们终于到达晋冀交界的河北涉县。

6月1日傍晚,小分队刚从一道峡谷奔出数公里时,偏西南的山上突然传来一阵激烈枪声。不一会儿,日寇迎面冲来。黄君珏立即带领大家掉头往回奔,指挥战士们闪身入林,一口气攀爬到高耸的山顶,并发现悬崖下有个天然山洞。山洞纵深很小,仅可容身数人。黄君珏当即让怀有身孕的军医韩瑞和15岁的译电员王健藏身洞中,其他同志则翻过峭崖分散隐蔽。因为9人中只有黄君珏佩带手枪,她决定留下护卫两个女战士。

这座峭崖笔立的山峰,正是河北涉县庄子岭的道士帽峰。尾随追赶的日寇发现目标失踪,第二天清晨就在庄子岭周围展开拉网式搜索。下午2时许,日寇发现了黄君珏3人藏身的洞穴。

临近黄昏,残阳如血。日寇先是往洞口扔手榴弹,但落到窄小的平台上没等爆炸就滚下了悬崖。他们又点燃几捆柴草,用绳子垂放到洞口。霎时间,山洞口火舌蹿卷、浓烟翻滚。战士们被呛得喘不过气来。黄君珏看了一下弹夹,咬着牙对战友们说:“我还有3颗子弹,再拼掉他两个鬼子,宁死也不当日寇的俘虏!”

眼见悬崖下不见了动静,几个日寇战战兢兢地端枪摸到洞口。蓦地,山洞中传出3声枪响,两个鬼子中弹坠入深谷,剩余的日寇慌忙趴下开枪射击。就在这瞬间,洞中一个矫健的身影飞身冲出,跳下了悬崖。

黄君珏的壮烈一跃,令日寇魂飞魄散,仓皇地向山洞里连投数颗手榴弹。韩瑞和王健两个英雄战士双双倒在了血泊中。

那是一个让人肝肠寸断的瞬间。相距仅50多米的另一座山峰的山洞口,全程目睹妻子英勇牺牲的王默磬,无尽悲怆地闭上了双眼。

夜里,嘈杂了一整天的枪声、爆炸声终于消失。王默磬拄着树枝独自下山,一瘸一拐地摸到对面的道士帽峰悬崖下。借着皎洁的月光苦苦搜寻,他最终在崖底的一块巨石旁找到了妻子的遗体。

王默磬跪在妻子的遗体前,一遍遍轻抚妻子冰冷的脸庞,细心掸去她衣裳上沾的泥。7天前分路突围时的临别一幕倏然浮现眼前——

分离在即,王默磬与黄君珏相对而立。妻子眼中流露出的眷恋,让王默磬不由得鼻子一酸。

但踟蹰仅是瞬间。黄君珏伸手帮丈夫抻了抻军装,然后握拳在他胸口轻轻一锤。就在抵达沁县计刀岩村的当天,分社给他俩发放了八路军军服。当晚,妻子在昏暗的油灯下为王默磬剪裁稍稍肥大的军装。待缝好军裤让他穿上后,妻子意味深长地说了句话:“穿上军装,就意味着真正上了前线,更意味着随时会面临牺牲!”

此刻,再次端详妻子的脸庞,王默磬心生剧痛,泪水决堤般滚落下来。

王默磬在写给岳父黄友郢的信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和心境——

“时正午夜,皓月明天,以手掘土,暂行掩埋。吾岳有不朽之女儿,婿获贞烈之妻,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

早在两个多月前,鉴于日寇的扫荡日益加剧,黄君珏和王默磬决定把出生才1个月的儿子寄养到老乡家里。日寇“五月大扫荡”惨败撤退后,王默磬返回华北分社驻地找到寄养在老乡家的儿子,并托人将他送到了岳父黄友郢的家里。临行前,王默磬特意取妻子原名黄惟祐中的“祐”字,将儿子改名为黄继祐,希望他将来继承母亲的遗志。

生于战火之中的黄继祐直到20年后,才在照片上第一次见到父母。照片的背面是父亲写给奶奶的亲笔留言:“母亲大人:这是您儿子儿媳的照片,您的儿媳已于一九四二年六月二日牺牲在太行山上。她的忌日也是她的生辰。”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从进入根据地第一次听到《在太行山上》这首歌起,黄君珏就深深喜欢上了这激昂亢进的旋律和豪迈的歌词,她还曾带领大家一起练唱。日寇撤退后,王默磬立即带着战友们挖出了掩埋的印刷设备。同年7月1日,停刊仅30多天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再次复刊。王默磬和战友们同声高唱《在太行山上》。雄壮的旋律激荡着王默磬的满腔热血。他仿佛听到这激昂的歌声中,有黄君珏的声音……(章熙建)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