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电池国标面世,从源头筑牢电动车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4-11-27 12:08:31 来源: sp20241127

  □吴睿鸫

  记者5月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京报网)

  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在绿色出行等因素有力推动下,电动自行车锂电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研究机构预计到2025年,锂电电动自行车的渗透率将达56.40%。

  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广泛普及,其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在不少重大公共安全事故中,电动自行车的燃烧源或爆炸源是锂电池,这也让锂电安全成为舆论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

  此次公布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最大亮点在于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上,填补了电池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会加快地方相关监管法规、政策性文件的制定进程,不仅契合了民意期待,能从源头上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水平,降低起火风险概率,也能最大力度强化行业发展规范和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生产企业要根据新标准对电池产品进行规范化设计和生产,以及存量电池需要清理库存,强制性国标现在公布,到今年11月份正式实施,特意设置了近6个月的缓冲期,这体现出国家公共政策的人性化。

  当然,筑牢电动车安全防线,尤其是防范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从源头进行把控外,还应强化监管力度,杜绝二手劣质锂电池违规生产并流入电动自行车领域,严查违法改装行为,落实好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的要求;同时,消费者要积极配合国家政策要求,不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以及相关的电器线路,形成科学的使用习惯。

  此外,还应将电动自行车充电纳入公益性服务范畴。可以结合居民区实际情况,筹建电动自行车棚和智能充电装置,落实集中存放和集中充电,在公共空间设置防爆充电柜等。(羊城晚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