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行走天下——青海》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4-07-09 05:06:26 来源: sp20240709

原标题:纪录片《行走天下——青海》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6月12日上午,由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中央广播电视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主办的纪实类人文旅行纪录片《行走天下——青海》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局长张新文、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刘晓东出席研讨会并讲话。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育宏主持了会议。在研讨会上,纪录片《行走天下——青海》总导演周朝永及主创团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及媒体同仁就这部纪录片交流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张新文说,纪录片《行走天下——青海》是央地合作的一个成果,纪录片的成功播映,引发了全国电视观众对“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的强烈共情:冷湖的火星地貌、盐湖的水天一色、玛尔挡水电站的彩虹、青藏公路的苍茫、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美景、美名更加深入人心。这种以文塑旅,文旅融合的方式,通过广电与文旅双向激发、双向赋能,不仅助力了青海文旅资源的出圈传播,同时带动了青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刘晓东说,青海广电近年在打造文化精品的探索上多有成果,他从《行走天下——青海》看出的,不仅是大美青海,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各民族美美与共、奔向共同富裕的心态,以及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时代主题。从生态、心态到时代,这些特征在片中很细微但又很真实地反映出来,因此也是一部很好的外宣作品。他勉励大家通过整合聚合融合,把丰厚的资源转化成精品节目,最后转化成时代的印记和对外传播中有影响力的声音。

  在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该片的创作手法、创作美学、独特性和传播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王一川教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作品的特色:一是以行者-受访者的模式取代了过去的主持人问答模式,建构起信使本色模式,体现出一种新的阐释学效果。他把行者视为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尔墨斯,直接倾听来自青海深处的大地的信息,这一设定非常合理,让整个青海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可思、可传。二是纪录片以10集的体量对青海做了全景式地深描,通过不同细节和侧面展现了青海立体式的景观,挖掘出青海不为人知的面向。三是对当代青海和当代中国人的心性描摹抵达了纪录片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他说,过去的文艺作品多关注外部典型环境如何塑造了典型性格,但今天的时代精神有所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内心的细微感受,就是人的心结;这部纪录片借助自然风景体验、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人事变迁,悉心叩问青海普通人的当代心性状态,探讨个体心结化解和心灵家园归属的问题,令他印象特别深刻。最后王一川说这部纪录片透过地缘美学密码揭示了地缘文化精神,展示了在地人的青海地缘情怀,在独特性中挖掘出普遍性,体现了创作者对题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立强说自己在播出前因为要写《央视剧评》文章提前拿到这部纪录片,一口气看了5集。他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自己的观后感:亲切、感动、向往;陈教授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在行走的过程中,从行者到受访者,“没有一个是做作的”。在创作手法上,陈教授充分肯定了“行者”这一角色的设定,认为行者作为闯入者、观察者、思考者,从自然风光、人文地理、民族风情、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维度,塑造出大美青海妥妥的地方感,并不时引发对人类普遍问题的思考。陈教授注意到主创团队对解说词的舍弃,说这一处理“让受访者也变得很有思想了”,这是与其他纪录片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作为曾经的电视从业者,陈教授对主创团队的努力和用心表示敬意。

  国家广电总局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常务副秘书长张延利用“情真意切”四个字来概括这部纪录片的创作特色。他进一步阐释道,“情”,是指在这部纪录片中深切感受到了人与青海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这份情感不仅源于青海的原乡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眷恋,更源于每一个与青海有过交集的人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吴三军也深入分享了他对人文地理题材纪录片的理解:人文纪录片或人文地理会让我们更宽容;如果只囿于孕育自己成长的原生景观,“你就不知道远方的人为什么这么去做这么去想”。他说一口气看完了10集《行走天下——青海》,最后发现自己看的时候居然没有“倍速”,“我看到了一个世俗化景象的青海,不仅仅是牧民藏歌藏袍,还有北京大妞、温州老板、摄影师、工程师,都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出一种充满烟火气的人间百态。” (杜娟)

(责编:曹淼、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