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0:35:03 来源: sp20250104
柴立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那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天。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来到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观看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和回用系统演示,了解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治理重金属污染情况。
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引领污染防控从末端治理走向源头减排,探索出一条标本兼治的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新路。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水。记得2006年,当时的株洲冶炼厂一位负责人将一桶冶炼烟气洗涤废水放到我的面前,恳切地说:“这桶废水处理好了,厂子就有救了。”这是一桶汞、铅、镉、砷等重金属含量及酸度很高的废水。如果不能处理好,可能使企业发展受阻。
一直以来,传统的处理方法很难“抓住”全部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后难以稳定达到国家最新发布的排放标准。我们耗时8年研发出一种微生物治理办法,攻克了技术难关。2009年,这项“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株洲冶炼厂,实现企业年减排废水500万立方米。处理后的废水,不仅能达到最新国家标准,废水回用率也由传统的50%提高到90%。这项创新技术在我国200余家企业应用,年累计处理废水超过2亿立方米。
我国是世界冶炼第一大国,行业每年产生的废酸高达上千万立方米。传统的处理方法为酸碱中和,让废酸变成固态危废。但这不仅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还让废酸及其中的有价金属资源白白流失。
能不能找到一种新方法,既将废酸里的有害元素铲除,又能保留里面的铜、锌、铬等有价金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我们中心定下的“必须攻克”的新课题。
我们沉下心来从基础研究做起,从实验室小试、中试再到工程示范……终于,研发的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成功。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废酸中有价金属高效分离与直接回收,金属回收率高达96%以上,废酸回收率也达到90%,危废量较国际现行方法削减了90%以上。国内10多家大型冶炼企业,用上了这项能变废为宝的成果。
砷,是砒霜的主成分,被称为“五毒”之首,是冶炼行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障碍。我们潜心研发的创新技术实现了砷的安全处置,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但现实问题又来了:堆存起来的砷利用价值不大。
高纯砷是制备尖端材料砷化硼和砷化镓的基础材料。为此,我们全力攻关,提出了全新的高纯砷制备方法,成功将砷的纯度提升到8个9(99.999999%)。砷的价值大幅提升,我们真的做到了摇“砷”一变,点石成金。
我是一名农家子弟,30多年前,在绿水青山间背着大米徒步去求学。绿水青山养育了我,我要用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为大地留住绿水青山。
作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们创新求实的足迹已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每实施一项工程,我们就在地图上画一面红旗。如今已经有300多面红旗在全国的26个省区市高高飘扬,并辐射到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保护绿水青山,我们永远在路上。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