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智囊团”活跃在生产一线

发布时间:2024-12-06 01:54:33 来源: sp20241206

  冬日清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胜利煤矿里寒气袭人。在员工宿舍区,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李鑫鹏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做着准备工作,赶在8时前下煤井安装监测仪器。

  两个半月前,李鑫鹏加入学校“惟真之光”工程师小队,开启到生产一线“读研”的全新体验。期间,他为矿上解决了10多项技术难题。

  在山东科技大学,像李鑫鹏一样到生产一线的研究生还有很多。该校校长曾庆田说,学校已成立55支工程师小队。“组建研究生工程师小队,让工科学生‘组团’去工程一线解决问题,是学校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试验。”

  “双导师”让学生边学边用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学院研究生郭立典在一次煤矿下井学习时,发现工人深受粉尘困扰,随即产生了治理矿山粉尘的想法,并向自己的导师聂文表达了这一意向。

  聂文将学生聚拢在一起,组建了“矿井粉尘治理”工程师小队,并聘请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工程师李江涛担任产业导师。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小队很快完成了“新型智能除尘系统”项目,小队研发的除尘系统在20余个煤矿投入试用,为企业创造了800余万元利润。

  “‘学业导师+产业导师’互补并举的‘双导师’育人体系,让学生在现场边学边用。”学校研究生院院长韩作振说,学业导师传授前沿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产业导师则从实际应用角度,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具体解决复杂工程理论问题。

  研究生王浩所在的“海洋智能导航与感知”工程师小队在解决一线问题时,校内导师罗宇在理论层面建议利用水声信道仿真等新技术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团队遭遇了技术实操的挑战。来自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产业导师丁威送来了“及时雨”,他结合项目开发对水声定位精确测距等技术的实际需要,进行了实操指导。

  “车间课堂”让科研活起来

  吕金旺是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机械专业研究生,在“滕州市卷烟厂制丝车间固液分离”项目现场,他每天做生产调研、收集工人难题、去生产线上“出诊”、聆听企业技术人员授课……几乎没有一天闲着。

  学校副校长诸葛福民介绍,近年来,学校在工程师小队中探索实施“车间课堂”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开设多门校企联合课,把企业的生产线搬进“课堂”。目前,工程师小队每年都有在“车间课堂”实践实训的经历。

  连日来,李鑫鹏正忙着攻克一项来自工程一线的课题。他在胜利煤矿现场学习期间,发现工人安装顶板离层仪时存在操作困难、精度不细等问题。从现场回来,李鑫鹏便在团队交流会上抛出破题思路。没多久,他就带着解决方案来到了煤矿总工办公室,当面提出解决方案并签订合作协议。

  “我从课本上不止一次见到‘顶板离层’‘围岩变形’等专业名词,但亲眼看到才能明白工艺是如何实施的,这让我对专业和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鑫鹏说。

  “项目导向”让成果落地生根

  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专业研究生张鹏在加入“信息智能感知与交互”工程师小队前,已取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指导教师黄梁松了解情况后,将张鹏推荐给学校的一家合作企业。目前,张鹏研究的“多模态信息感知与共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已在沈阳新松机器人青岛分公司、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广泛应用。

  该校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刘松介绍,工程师小队的研究生每年平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励100余项、发表论文数百篇。如何推动创新成果从校园走向市场,是学校着力解决的一项课题。

  近年来,该校以“项目导向”为抓手,探索企业“出题”、学生“解题”育人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单位、产业学院等,组建一批大学生科创基地、转化基地,开展了创新项目互选、创新金点子推介、揭榜挂帅等特色活动,让成果“落地生根”。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曲兴玥说,一年多工程师小队的历练,既有专业上的长进,更有科研报国情怀的培养。“每一次走进企业,总会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能解决。”

  “工程师小队将工科专业研究生聚集到生产一线‘真题真做’,走出了高校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该校党委书记罗公利说,工程师小队的有益尝试,是一把培养应用创新型研究生的“金钥匙”。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