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特别致辞(全文)

发布时间:2025-01-11 05:16:45 来源: sp20250111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16日电

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特别致辞

(2024年1月16日,达沃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

  尊敬的阿姆赫德主席,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

  尊敬的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美丽的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

  本次年会以“重建信任”为主题,非常契合人们的关切,一定会引起广泛的共鸣。我觉得,“重建”一词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信任曾经广泛存在,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取得的巨大进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其二,现在信任之基遭到了破坏,信任缺失正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及和平发展的风险;其三,重建信任尤为重要,无论是克服现实的困难,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都应当放下成见、弥合分歧,团结一心破解信任赤字。

  信任从何而来?我想,它首先建立在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并愿意为之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经历过这些年的变局变化,我们应当更加珍视沟通与交流,更加珍视团结与合作,更加珍视开放与共享,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这些应变之道,某种意义上也是重建信任之道。这里,我想主要着眼经济领域重建信任加强合作,跟大家分享五点建议。

  一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好汇聚世界经济增长的合力。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更加明显。在全球性危机的冲击下,如果碎片化地各自为战,只会让世界经济更加脆弱。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在制定实施宏观政策时,应当加强对话与沟通,采取更为协同有效的举措,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培育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二是加强国际产业分工协作,切实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有关数据显示,2020至2022年全球新增歧视性贸易及相关投资措施年均超过5400项,是新冠疫情前的近2倍。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发展的“血管系统”,任何干扰破坏,都会在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形成“梗阻”、“断点”,既牺牲发展效率,又会诱发各种经济风险和社会问题。只有充分尊重国际产业分工的客观规律,坚定不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把合作的纽带拉紧,把互惠的蛋糕做大,不断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才真正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三是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让技术变革更好惠及人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国与国间新的竞合关系,只有加强创新合作,才能形成良性竞争,激发最大活力。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他国发展的手段。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让创新在开放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四是加强绿色发展合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诸如一边大谈加强气候治理合作、一边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做法还大量存在,一些优质高效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不能自由流通。我们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绿色发展战略对接,破除各种绿色壁垒,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五是加强南北合作、南南合作,着力建设普惠包容的世界经济。近年来,全球南北差距、复苏分化、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不少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世界银行预测,今年超过三分之一低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仍将低于2019年水平。中国人讲求的是“美美与共”,只有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好发展。我们应当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全球发展合作,弥合发展鸿沟,在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等领域打造新的合作亮点,让更多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十分丰富的诚信内涵。中国历来“言必信、行必果”,是重信守诺的国家。我们始终以最大的诚意,付出最大的努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向世人证明,中国是最值得信任的!我们也深知,信任赤字的加深,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由于一方的任性而损害彼此的信任,这样的情形在双边、多边关系中还是不少。做好自己才能赢得信任,各方唯有以诚相待、相向而行,才能夯实信任之基,收获更多合作之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形势下,推动世界经济复苏,需要有强劲的支撑力量,期待着各方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能有更大的贡献。我知道,在座各位对中国经济都很关注,可能也都有各自的一些看法。那么,对中国经济到底应该怎么看?我想,这与我们在达沃斯小镇看阿尔卑斯山有相通之处。阿尔卑斯山群峰巍峨,连绵不绝。有欧洲朋友告诉我,想要领略阿尔卑斯山雄浑壮阔之美,一定要把视野放宽、把目光投远一些。看待中国经济也同样如此,只有打开视野的纵深,进行全景式观察,才能做到客观和全面,看到整体和全貌,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的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在此,我愿意就中国经济情况,向大家作些介绍。

  第一,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国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些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左右,高于年初确定的5%左右的预期目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不搞强刺激,没有以积累长期风险为代价换取短期增长,而是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稳固的基本面。就好比一个人有了强健的体魄,免疫力也就随之增强。即便中国经济在运行中出现一些波折,其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从产业基础看,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已经形成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不论是产业体系的总体规模、完备程度还是配套能力,都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也将为优化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全球生产能力作出贡献。从要素禀赋看,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资本要素从短缺变为充裕,每年资本形成额占全球比重上升至约30%;另外,中国的数据产量巨大,数据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二大“数据富矿”。从创新能力看,中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智能终端、机器人、远程医疗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这些都将加快中国发展新动能的形成与壮大。从总体上看,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引领14亿多人整体迈入现代化,这是人类史上的罕见壮举,必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并处于需求快速释放的阶段,将持续为各类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舞台。当前全球总需求仍然不足,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中国的市场空间广阔,纵深也在不断延展,必将为提升全球总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对越来越多商品、服务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消费升级的动能强劲。中国的城镇化率现在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下一步城市更新、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空间很大,还有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进程,这些都将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带来巨大需求。中国正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现在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000万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中国还将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等领域形成规模庞大的发展增量,孕育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据测算每年将达到十万亿元级,潜力巨大。我们将不断发掘和释放这些市场需求,继续扩大对全球各地优质产品、服务的进口规模,加大在中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对外资的引进力度,持续为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提供更加宽广的天地。

  第三,中国的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将持续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创造良好条件。过去40多年,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了自己、惠及了世界。现在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3%,接近世贸组织发达成员水平。我们积极主动扩大开放,就是要让世界分享中国机遇、与各国共同发展。今天在座的有不少企业家。多年来,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也依托中国的制造能力,面向全球扩大产能,加速了自身成长,获得了丰厚回报。近五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我们敞开怀抱真心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投资中国,将持续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针对很多跨国公司关心的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中国正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我们还将常态化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只要是合理诉求,都会积极推动解决。总之,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再过20多天,中国农历龙年的新春佳节就要到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代表着祥瑞、智慧和力量。面对共同挑战,希望国际社会各个方面都能带着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以龙腾虎跃的姿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