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我保健日丨专访朱刚:远离男性肿瘤!

发布时间:2024-12-15 08:03:48 来源: sp20241215

  文/赵斌 戴辰楠

  7月24日是“国际自我保健日”。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22年我国男性癌症世标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209.61/10万女性197.03/10万)。一些如前列腺癌、睾丸癌、阴茎癌等男性“专属”癌症以难预防、难发现、难治疗等特点,威胁男性的健康和生命。

  男性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恶性肿瘤?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专访北京和睦家医院首席泌尿外科专家朱刚。

  有的前列腺癌不用治疗

  朱刚介绍,男性独有或男性多发的癌症有9种之多,包括前列腺癌、肾癌、肾上腺肿瘤、膀胱癌、上尿路上皮癌、睾丸癌、阴茎癌、尿道癌和脐尿管癌。

  在临床实践中,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是最常见的三种。

  前列腺癌在中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六位,而在欧美国家中位居男性肿瘤发病率第一;就该肿瘤治疗后五年内的生存率而言,中国与欧美国家仍存差距。

  朱刚认为,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患主体对此疾病的认识程度不足。欧美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前列腺癌的早筛、早诊并早治,而中国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并接受诊断时很多已处于疾病晚期,造成个体承受巨大痛苦和社会资源大量消耗,而医治效果有限。

  有什么方法能预防前列腺癌吗?

  朱刚表示,目前并没有能够有效预防前列腺癌的食物或特效药。

  曾经传闻的久坐会导致前列腺疾病是否正确呢?

  朱刚认为,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与久坐有直接关联。适当运动对所有肿瘤类疾病甚至多种疾病的预防都有积极意义,也没有证据证明哪种运动可以对预防前列腺疾病有积极意义,关键还是定期筛查。

  前列腺癌还有个“神奇”的类型,不用治疗。朱刚介绍说,85岁以上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极高,但并非所有的前列腺癌都具有临床意义,也就是说有一些前列腺癌不用治疗。被诊断为低危前列腺癌的患者,遵循医学原则主动监测即可。这包括定期验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磁共振等检查,以及每过两年一次进行前列腺穿刺检查,以评估前列腺癌的状况,决定是否需进一步采取措施。

  有患者担心,癌症不碰它更好,穿刺等检查是否会刺激肿瘤而加重病情。

  朱刚表示,前列腺穿刺不会促进癌症病情的发展,是安全的,这是国际共识。目前最推荐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方式也大大降低了相关严重感染的发生率。

  男性肿瘤多与吸烟有关

  吸烟可以引起许多癌症,包括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有近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与吸烟有关。

  “吸烟是许多泌尿系肿瘤最直接相关的原因。”朱刚表示,有明确的医学证据显示,吸烟可增加膀胱癌、上尿路上皮癌、肾癌等癌症的发生率。拒绝吸烟和戒烟是目前已知可让我们远离男性肿瘤最无争议的有效措施。

  网上流传“多摄入蛋白、晒太阳可以防癌”,这些说法科学吗?

  朱刚表示,有证据表明,肾癌与摄入蛋白较多以及偏高的体重相关。目前西班牙、日本等国家人均寿命较长,有研究观点认为,这不排除与当地较为充裕的阳光、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与较为普遍食用橄榄油、番茄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晒太阳或者食用哪些食物与预防癌症或男性肿瘤有强关联。

  和预防所有肿瘤、疾病一样,男性肿瘤也需要大家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在饮食上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与营养均衡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过度地摄入如维生素E或者含硒的食品等反而会增加患癌的风险。晒太阳也一样,不仅过度暴晒会造成灼伤,甚至一些皮肤癌也指向与过度接触紫外线有关。

  还有一些报道称,男孩做包皮环切术可以基本上杜绝阴茎癌。朱刚表示,的确一些有切除包皮习俗的地区或族群男性阴茎癌发病率几乎为零,但重点还是保证清洁卫生。

  远离这些男性肿瘤的关键是什么?

  朱刚强调:早筛、早诊、早治。男性肿瘤乃至绝大多数肿瘤和疾病,及早发现并介入,是提高存活率甚至治愈的关键。

  AI+机器人等新技术应用

  外科医生尤其是泌尿外科医生,需要经常在腹腔和盆腔的细微之处实施手术。

  朱刚表示,现在的手术机器人具备过滤颤抖功能。而且,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在精细手术中的运用远不止防颤。

  朱刚表示,全息影像技术是AI技术的一种,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以CT或磁共振的原始数据制成三维影像,呈现出器官结构三维的空间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

  之前判断病灶主要通过各种二维的片子、彩超或者术中实时影像,这些最多可以在术中实时看见手术未知的表面。而将全息影像与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结合,可以实现术中实时导航。全息影像与术中影像重叠、融合,起到“透视眼”的作用,医生由此能够清晰地看到组织下方的病灶和器官内部、血管等,从而进行更精准、更微创的实际操作。

  以往,医生指着检查片子给我们说,“你看,这里有个病灶”,我们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事实上,我们很难看懂医生所指的那些问题。如今的全息影像技术改变了这一现状,患者通过观看全息影像,能够更直观,更清晰了解病灶位置、大小,更好地理解个人要做的外科手术。

  朱刚表示,中国的全息影像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在医学教育方面能够促进医学生对于解剖学的学习和理解,在医患沟通方面病人也能更直观地了解疾病情况,双方的交流因此更加清晰,也更容易建立信任。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