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加强科技与机制创新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发布时间:2024-12-28 02:22:25 来源: sp20241228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双碳”背景下,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新型电力体系建设。国网能源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分析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受政策、机制、技术、产业等多重因素影响,需坚持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统筹各要素协同推进,夯实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基础。

在电源侧,多元化电力供应体系正在形成。报告指出,新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逐渐成为发电装机主体、发电量增量主体,重点流域水电稳步开发,沿海核电安全有序建设,煤电逐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在电网侧,多形态电网协同发展。报告显示,新型电网加快建设,跨省区输电规模持续扩大,区域主网架进一步加强,配电网承载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不断提高,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快速发展,电网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负荷侧,多样化负荷柔性互动能力提升。报告显示,在“双碳”目标、人工智能等因素推动下,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三样”、数据中心、绿电制氢等高耗电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终端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同时气候气温对电力需求增长产生持续影响,未来电力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储能侧,多类型储能布局逐步优化。报告认为,储能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抽水蓄能作为调节电源主体加快发展,新型储能规模持续增长,以日内调节为主的多种新技术路线并存,实现合理布局、高效利用、规范管理,逐步向高安全、低成本、大容量、长周期技术方向推进。

数智技术为电力系统赋能赋效。报告认为,通过“电力”与“算力”“数力”“智力”的深度融合,优化能量流、业务流和价值流,支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当前,新能源规划布局、风光装机配比需要进一步优化,大电网与分布式系统的发展协调性有待提升,新能源快速发展对电网接纳调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报告表示,需要强化源网统一规划建设,科学规划风光装机配比,最大限度平抑新能源波动,整体降低系统调节资源需求。加强新能源基地与国家产业规划的有效协同,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自治型分布式新能源系统,实现与广域大系统深度共融发展。

市场价格机制方面,报告认为,当前,电源容量支撑的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对可调节负荷激励作用有限,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机制亟待健全。需要在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基础上,逐步形成更加市场化的容量电价形成方式,夯实常规电源兜底、灵活资源支撑保障基础。

(责编:王仁宏、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