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5:02:42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社 石家庄5月24日电 题:汉学家书中的这座中国古塔如何“抽梁换柱”?
作者 王宗汉 文龙杰
20世纪是世界与中国互动的重要历史时段,常被作为观察“中国历史中全球共时性”的时间切片。如将镜头对准“切片”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篇什,视野之内堪谓“灼灼其华”。焦点移至中国北方,河北省正定县内的凌霄塔,为何会吸引住德国汉学家的目光,并进入日本建筑学者和瑞典美术史家的照片?
视频:【东西问】河北正定凌霄塔:“半身为木” 塔心柱流传“抽梁换柱”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砖、木与韵律感
甫进入20世纪,德国建筑师、汉学家、艺术史学者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erschmann)就来到了中国,历时三年左右(1906-1909)用照片与分析图记录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建筑外观与构造,并就此开始其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建筑研究与写作。
河北正定天宁寺凌霄塔。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在伯施曼的记述中,凌霄塔是一座始建于晚唐的9层佛塔,当时高达59米(因地震等原因,现高约41米),相当于现代的近20层楼高。凌霄塔一至四层为全砖塔身,系宋时重修,五至九层为砖木结构,为金时重建。凌霄塔9层层高不尽相同,隔数层则递减高度,伯施曼赞其具有“独特的韵律感”。
凌霄塔塔檐,可见其砖木混合结构。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尽管当地人习惯称凌霄塔为“木塔”,实则为砖木混合结构。伯施曼将其归为“叠层塔”类,但似更“偏爱”其砖,称之为“八角砖塔”。伯施曼没有进入该塔内部,塔内的情况,他是依据日本建筑学者关野贞和瑞典美术史家喜仁龙(Osvald Siren)的照片进行描述的。
当年凌霄塔所在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暮鼓晨钟,香火鼎盛。该寺始建于晚唐,北宋年间奉敕改为天宁禅寺,原有沿禅寺中轴线所建的牌坊、天王殿、重门等多种建筑。因岁月漫漫,寺院屡遭厄难,至民国初年,殿堂已一一毁坏,现主要建筑仅存凌霄塔。
现在的天宁寺以街心公园的形式存在着。寺前有一座牌坊,还有一座清代石拱桥。走过山门和石桥,还有个不大的广场。步入寺院,在一睹凌霄塔面貌前,还有两对一大一小的石狮把守在门前。一对大石狮是元代的,眉头紧锁、外形清瘦,憨态可掬;一对小石狮则是明代的,位于大石狮之后,呆萌可爱。
“定海神针”与“抽梁换柱”
凌霄塔“半身为木”,历经风雨,屹立千年不倒,要归功于拥有“定海神针”塔心柱。
塔心柱是中国古塔塔内的构造形式,以一巨大木柱矗立于塔中央,自塔顶直至地下,每层有横梁支撑。凌霄塔的塔心柱在塔中稳立,而在每一层各有木梁分八个方向支撑古塔的八个角。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种结构方式。”
尽管有塔心柱作为披风沥雨的“定海神针”,但因塔心柱为木质,凌霄塔也并非没经历过危机。至北宋时,凌霄塔的塔心柱出现了朽烂,导致凌霄塔倾斜,成了中国的“比萨斜塔”,正定(古称真定)城内工匠都无法胜任修缮工作。据《宋史》载,“真定构木为浮图十三级,势尤孤绝。既久而中级大柱坏,欲西北倾,他匠莫能为。”这时,一位名叫怀丙的僧人出现,《宋史》说他“巧思出天性,非学所能至也”,怀丙施展巧技,扶正了这座正定的“比萨斜塔”。史书记载,“怀丙度短长,别作柱,命众工维而上。已而却众工,以一介自从,闭户良久,易柱下,不闻斧凿声。”怀丙和尚照着凌霄塔中原有的塔心柱做了一个新柱子,做好以后让工匠给运上来,然后屏退众人,只带了一个人,不使众人“闻斧凿声”,就把朽烂的塔心柱换了下来,而塔下的人便看到凌霄塔重新正了过来。
尽管并没有史料详细记载这一“抽梁换柱”的神奇技艺,但在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文物旅游科副主任张伟看来,怀丙的方法与现在修大殿时换柱脚是类似的,可以先将屋檐顶起来,相当于在塔中放一座千斤顶,后对塔心柱进行更换,但两个人是否能完成这样的工作,就难以考证了。
凌霄塔的内部构造使其能够让人登临远眺。其一至三层为青砖结构,踏跺设于双层塔壁间,游人登塔,需从未开窗的三层砖结构塔身中登起;自四层向上,则豁然开朗,有木制楼梯盘旋而上,直至塔顶层。这样精妙稳定的砖木结构,在中国已属罕见,在日、韩等国家更是不存。而如凌霄塔般高大,能够供人登临的佛塔,即使在复建众多佛塔的日本,也是罕见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丁垚认为,中国的塔,从北朝后期及隋唐时就可以登临,是中国佛塔的一种特点,与当时的社会生活风气有关。如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城内的大雁塔,当时人们登临高塔,俯瞰都市,远望南山,写诗应和,登高游赏成为长安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影响到全国。凌霄塔作为正定城内可以登临游览的塔,从文化角度来说,其世俗意味比宗教意味更浓厚。
2024年4月,时有游客参观正定天宁寺凌霄塔。图为游客驻足寺外拱桥上。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再读伯施曼
凌霄塔为人津津乐道,不仅是它那精巧的结构,还有附丽着的历史故事。据张伟讲述,中唐时期,正定一带由张忠志统治。张忠志乃一唐将养子,安史之乱时,在不同势力中反复。彼时唐代宗想要收复正定一带,苦恼时,来到一寺院,祈福上苍能够让他有机会和平地收回正定。寺中一人请代宗移驾前往寻找一法师,遣其前往正定游说张忠志。此法师名慧光,听闻代宗言,虽不明就里,仍前往正定面见张忠志,不想此次游说竟是父子相见,慧光法师由此说服张忠志,正定一带就此归顺唐廷。而为了纪念慧光法师的功德,慧光寺得建。法师圆寂后,寺内兴建之塔得名“慧光塔”,这也就是凌霄塔另一个名字的由来。
与凌霄塔一起为世界所知的还有一场悲剧。1937年10月,正定城沦陷,侵华日军烧杀抢掠,该城逾万民众躲入教区避难。主教文致和(Bishop Frans Schraven)与其他8位教士为保护中国平民免遭日军毒手,严词拒绝日军的无理要求,遭日军绑缚,最终被杀害在凌霄塔下。教士们的英勇事迹,为中国人民所感念。2014年,在凌霄塔下,教士们殉难之处立起一块纪念碑,向游客诉说这段往事;2017年,“抗战初期‘正定教堂惨案’八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纪念教士们在中华民族蒙难之际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2021年,时任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戴丹霓(Danae Dholakia)也曾到访凌霄塔,向为中国人民牺牲的教士们致以敬意。
伯施曼以一位建筑学者和艺术史学者的视角,不带偏见地观察中国,眼中收获的是中国的大好河山与精美建筑。他曾写道,“我自踏入东亚始,自始至终坚定地认为: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与现代开化民族门第相当,并驾齐驱。”如今,凌霄塔等中国古代精美建筑被世界所知晓,在中国与世界的“唱和”之中,颗颗文明交流互鉴的种子生根发芽,由是再读伯施曼们的作品,令人不免心潮起。(完)
【编辑:邵婉云】